梅坞桃蹊斫竹初,三旬高卧信音疏。
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只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
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及竹径皆成而海棠亦未过。

梅坞桃蹊(梅坞:地名。桃蹊:指桃源小道,泛指小路。斫竹初:砍伐竹子刚刚完成。)三旬高卧信音疏。

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只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

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

注释:

  1. 病中:身体有病。
  2. 斫竹初:砍伐竹子刚刚完成。
  3. 信音疏:书信的声音听起来很稀薄。
  4. 春虽与病无交涉:虽然春天和疾病没有关系。
  5. 雨莫将花便破除:不要因为下雨就破坏花朵。
  6. 只合蘧蘧随梦去:只能像做梦一样飘然离去。
  7. 何须咄咄向空书:何必在虚空中大声疾呼?
  8. 颇闻蜀锦犹相待:听说蜀地的锦缎还在那里等待着。
    赏析:
    全诗以“病中”开篇,诗人身处病榻之上,却仍心系远方,思念着西园的新花、竹径之美,以及对故乡的牵挂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病痛,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联“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病痛相对比,既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又表达了自己对疾病的无奈和痛苦。同时,“雨莫将花便破除”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只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诗人以梦境为喻,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态度。他认为,既然无法摆脱病痛,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同时,他也用“何须咄咄向空书”来表达自己对虚无缥缈之事的不屑一顾,认为应该更加关注现实中的问题。
    最后两句“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诗人以蜀地的锦缎为引,回忆起去年的雪景,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蜀地的锦缎依然在那里等待,而去年的雪景也依稀可见,这无疑给了诗人无尽的遐想和憧憬。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交融,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