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西风转酒旗,午馀残暑不多时。
绿荷半蚀霜前叶,丹桂全封雨后枝。
忙里有诗偿日课,老来无赋为秋悲。
梳头小隶那知此,强向窗前数鬓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甬东道院午坐》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此诗首联写甬东道院之盛,颔联写甬东道院中所见景物,颈联写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想,尾联写诗人自感年老体衰。

【答案】

译文:

一夜西风吹落酒旗,午时过后残暑尚未消退。一半荷花在霜前凋谢,桂花全被雨后掩藏。忙于公务有诗可消遣,老来无赋为秋而伤悲。梳头小童哪里晓得我心,强着向窗外数落几根白发。

注释:

甬,地名;东道院,指道观。这首诗是作者任鄞县县令时所作。“西风”二句,写夏日午后,西风吹动一阵阵酒旗,给炎热的午后带来凉意。“午馀”“余”,都作过的意思。“残暑”,指暑气尚未消尽。“绿荷”,荷叶。“半蚀”,一半枯萎。“丹桂”,常指秋天开花的桂花。“雨后”,谓秋日的一场秋雨。“忙”,忙碌之意。“诗”,指诗歌创作。“无赋”,没有诗作。“秋悲”,即秋感。“梳头”,指梳理头发。“小隶”,指小吏或书吏。“数”,数落,这里作动词用。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丰三年(1082)八月,作者任浙西提点刑狱司公事、提点江东路刑狱公事、提点杭州洞霄宫。当时,诗人任浙西提点刑狱事,他以“治狱不私”自许,认为:“夫以天下为己任者,其视天下犹己也,何私济私?”(《宋史·苏轼传》)他在甬东道院午坐时,看到“西风转酒旗,午馀残暑不多时。绿荷半蚀霜前叶,丹桂全封雨后枝。”便想到自己虽然忙于公务,但有诗歌可以排遣,所以并不觉得疲倦。“忙里有诗偿日课,老来无赋为秋悲。”这是说,忙碌之中有诗歌来消遣,年迈之后则不再有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了。最后两句“梳头小隶那知此,强向窗前数鬓丝”,“梳头小隶”,指一个书吏。“数鬓丝”指梳理发髻时数落自己的白头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的无奈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