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窟空来四十年,沿江犹自少炊烟。
茫茫旷土无人问,芦荻春深绿满川。
【注】澧江:即澧水,在湖南境内。
【注释】狡窟:指盗贼窝藏之地。四十年:一作“四十载”。
【译文】
我四十年来一直在这个盗贼的窠巢里躲藏,沿江一带还是很少看见炊烟升起。
空旷的原野上没有一个人问津,芦荻在春日深长时生长得绿油油一片。
【赏析】
诗题《澧江渔舍》,是说作者四十年前曾住过这个渔舍,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从字面看,这首诗似乎是一首记游之作。但细读全诗,却并不如此。诗人只是追忆自己四十年前的一个经历。诗中并没有写澧江渔舍的具体景色,也没有写当时渔舍的生活情形,只是写了自己在渔舍中的一段往事。诗的内容虽然十分简略,但写得很有层次感,有波澜起伏之感。开头两句交代自己四十年间没有来过渔舍的原因。这里,诗人以“狡窟”二字,写出了渔舍的险恶。这四个字是关键词语,要特别留意。“狡窟”,就是“贼窟”,“贼窟”自然不是好地方,因此,诗人四十年没有来过。接下来四句描写渔舍周围的荒僻景象。首句“沿江犹自少炊烟”,说明渔舍周围环境荒凉,很少有人家居住,所以炊烟很少见,也说明这里的渔民生活很艰苦。第二句“茫茫旷土无人问”,进一步写渔舍周围环境的荒凉。第三句“芦荻春深绿满川”,写春日里的渔舍周围环境,表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第四句“茫茫旷土无人问”,与第一句“沿江犹自少炊烟”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渔舍的偏远和荒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最后二句,写渔舍周围环境的变化。前两句“茫茫旷土无人问”与后两句“芦荻春深绿满川”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渔舍的偏远和荒凉。后二句又从时间方面进行描写,由春天到冬天,再到明年春天,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渔舍周围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