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新秋夜气清,悴肌无汗葛衣轻。
画檐分月下西壁,络纬飞来庭树鸣。
【注释】
纳凉:指在炎热的时候,到树阴下面乘凉。纳:通“纳”,取。凉:这里是“乘凉”的意思。
雨洗:经过雨水的洗涤。
新秋:指秋季刚过不久。
悴肌无汗:形容天气凉爽,没有出汗。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古代一种轻便而透气的夏装。
轻:轻爽。这里指葛衣透气,穿起来凉爽、舒适。
画檐:雕饰精美的屋檐,这里代指高楼大厦。
分:分离。
西壁:西面的墙壁。
络纬:蟋蟀的一种,鸣声如织机之声,故称。
庭树:庭院里种有树木的地方。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纳凉图。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一幅深秋之夜月下的纳凉图。全诗构思独特,别具一格,是一首清丽脱俗的写景诗。
首句“雨洗新秋夜气清”,开篇点题,写出了秋天的夜晚。“雨洗”——说明天气已经转凉。“新秋”——说明时间是刚过的秋季。“夜气清”三字则进一步渲染出深秋夜晚的凉爽和宁静的气氛。
第二句“悴肌无汗葛衣轻”。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感到身体轻松、凉爽来表现纳凉的惬意心情。“悴肌无汗”四字,既形象生动又传神贴切地勾勒出了纳凉者的形象。一个“轻”字则把纳凉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四句“画檐分月下西壁,络纬飞来庭树鸣”。诗人将目光从室内移至室外,写自己在户外欣赏月色。“画檐”二字,既点明了建筑的风格,又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分”字用得很妙,将月亮映照在西墙之上的景象写得栩栩如生。“络纬飞来庭树鸣”一句则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蟋蟀在树叶上鸣叫的情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通过描绘纳凉时的情景,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技巧。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