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曾颁万里春,怜君飞棹也浮秦。
当年千佛名经里,又见西游第二人。
【释义】:这首诗是送别友人的诗。第一句写诗人自己曾走过万里春色,现在又送你踏上新的征途;第二句写友人此次去阶州,我怜惜你乘船渡江,就像当年我自长安西行一样。第三、四句写你这次去阶州,又将重游千佛岩和石门关,而你是西游第二人,也就是第二个唐僧,将再次西行。
【译文】:我曾在长安城边观赏过万紫千红的春天,可怜你在秦地乘船,我也在船上。当年我在千佛寺里读经,如今你又要去西游了。
【注释】:1. 老曾(zēng):已经。2. 颁:颁布。3. 怜:怜爱。4. 浮秦:渡秦水。5. 千佛名经:指《千佛洞经》,佛教经典名。6. 石门关:山名,又名剑阁,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北部的剑门蜀道上,为四川与陕西两省交界处。7. 西游:指唐僧玄奘。8. 第二人:指作者的朋友张骞。9. 千佛岩:即千佛岩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西北约1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始凿于前秦时期,现存大小窟龛261个,造像1000余尊。10. 西游第二人:用“第二人”暗指自己。
【赏析】:全诗首三句写诗人与友人同游千佛岩时情景相仿。后三句以友人即将西游,暗示其将再度离开长安,表达对朋友远行的关心和祝福。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同游千佛岩时的情状。
“老我曾颁万里春”,诗人自叹有如当年自己由长安赴洛阳一般,友人也即将从成都出发,踏上西行之路,开始一段新的旅程。“颁”,颁发,授予的意思,这里借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怜君飞棹也浮秦”,诗人进一步写诗人对这位友人的同情之情,他不忍看友人在秦地渡河,正如当年自己在长安城边观赏过万紫千红的春天一样,都有一种留恋不舍的感情。
诗人写这两联诗,意在表现友情深厚,同时寄托了他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出自《送同年万元亨知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