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以其深邃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田园的宁静与美丽。这首诗以探梅公子款柴门为背景,描绘了冬景中枝北枝南的桃树尚未展现出春的消息,但小桃花如锦般绚丽,令人误以为自己置身于武陵(桃花源)一般的地方。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1. 诗歌原文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2. 词语释义

  • 探梅公子:指那些喜爱梅花的人,他们喜欢在冬天去欣赏梅花。
  • 款柴门:拜访、访问的意思,柴门即用柴草搭建的门。
  • 枝北枝南:形容树木或枝条向两侧延伸。
  • :春天来临,通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忽见小桃红似锦:突然之间,看到了小桃花如同锦绣般艳丽。
  • 武陵人:《桃花源记》中的虚构人物,他们生活在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社会中。
  1. 诗意解析
  • 诗人通过描述探梅公子访问家门的场景,引出了冬季梅花开放的景象。
  • “忽见小桃红似锦”生动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如同锦绣一般绚丽多彩。
  • “却疑侬是武陵人”则巧妙地将眼前的美景与传说中的武陵人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这意外美景的惊喜和赞叹。
  1. 作品风格
  • 此诗展现了范成大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他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农家小院,感受到冬日里梅花的傲然挺立和小桃的娇艳欲滴。
  • 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渲染,范成大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冬日乡村的美丽图景,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