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
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
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
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
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
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
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
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阒。
悲吟发清籁,摇荡风雨夕。

【注释】

徂徕: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

阅世:经历世间的岁月。耸绝壁:高高地耸立着绝壁。

高标:高洁的品格。上霄汉:指直入天庭。峻节:高峻的气节。贯金石:像金石一样坚贞不屈。亭亭:挺拔的样子。

孤生竹:独生的竹子。

月夜借清景:在月光下借着清澈的景色。分秀色:分辨出美好的景色。

万牛挽山泽:用无数的牛来拉动山泽。昂藏:高傲、威武的样子。转江湖:转战江湖。夷路:平坦的道路。入王国:进入国家。

明堂:古代帝王接受朝贺和接见诸侯、宾客的地方。五云:天上五彩云气。一柱:一根柱子。屹天极:直立在天的尽头。

可望不可攀:可以远远地观看,而无法攀登。清都与尘隔:清净的世界与世俗世界隔绝。

依然:仍然。此清士:这清雅的人。

空山:空旷的山间。淡愁阒:淡淡的忧愁。凄寂寂静。

悲吟发清籁:悲凉的吟唱能吹出悠扬的声音。清籁:悠扬的声音。摇荡:使……摇动、震动。风雨夕:风雨之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以松树为喻,抒发了自己不为尘世所动,超然物外的情怀。全诗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耐人寻味。

首联“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开篇即点题,写徂徕山上千年古松凌空耸立于绝壁之上,形象生动,气势磅礴。诗人以“千丈”之数形容松树之高,以“耸绝壁”之姿描绘其姿态之挺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松树雄壮的景象,更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松树不畏艰难、坚韧不屈品质的赞美之情。

颔联“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进一步描绘松树的高洁品质。诗人将松树比作直入天庭的“高标”,强调其傲视群峰、直指苍穹的精神风貌;又将松树比作坚贞不屈的“峻节”,赞美其如同金石般坚硬的品质。这一联通过对松树高洁品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转而写松树旁边的孤竹。诗人以“孤生竹”比喻松树下孤独生长的竹子,突出其独特、高贵的地位。同时,诗人又以“亭亭附微植”形容竹子挺拔的姿态和依附松树的生长环境,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松树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一联通过描绘竹子与松树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尾联“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以月夜和春朝为背景,描绘了松树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风貌。诗人以“月夜借清景”形容松树在月光下的清幽景象,以“春朝分秀色”形容松树在春天阳光照耀下的生机勃勃。这一联通过对松树在不同季节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咏松树、写竹林、绘山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人以松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情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于生命无常、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哲理之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