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无晴时,涔涔如漏天。
东吴至西江,旧岁接新年。
蜡屐惊踵决,油衣笑鹑悬。
掀淖起复仆,顷步如重关。
略似鸭与猪,汩没泥水阑。
我涂未渠穷,一晴愧天悭。
倒塔桥已断,壁破渡无船。
路人相告语,未到先长叹。
薄晚得硗确,稍入袁州山。
不辞石啮足,聊免泥没鞯。
自古行路吟,听者凋朱颜。
轩渠尚能赋,诗人类痴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赴江陵途中寄袁州李仆射》中的一节。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客行无晴时,涔涔如漏天。
- “客行”指旅行者在旅途中。
- “无晴时”表示天气阴沉多雨。
- “涔涔”形容雨下得很大,像是漏水一样。
- “如漏天”形容雨大到仿佛天空被漏水打湿了。
- 注释:雨下的很大,使得旅途中的客人感到沮丧。
- 东吴至西江,旧岁接新年。
- “东吴”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东部地区。
- “西江”可能是指长江的西岸,也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
- “旧岁接新年”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但天气依然寒冷。
- 注释:描述了从东吴到西江的旅程中,天气仍然寒冷,新年尚未到来。
- 蜡屐惊踵决,油衣笑鹑悬。
- “蜡屐”指的是用蜡烛制成的鞋子,通常用于行走泥泞的地方。
- “踵决”意为脚趾因为长时间走路而破裂或脱落。
- “油衣”可能是指穿着防水油布的衣服来防止雨水浸透。
- “笑鹑悬”形容穿着油衣的人因为大雨而显得狼狈。
- 注释:描述了一个穿着防水油布衣服的人因大雨而感到尴尬。
- 掀淖起复仆,顷步如重关。
- “掀淖”指蹚水过泥泞的地方。
- “顷步”形容步伐沉重,好像走在重重的门关上。
- 注释:描述了旅途中泥泞不堪,行走艰难。
- 略似鸭与猪,汩没泥水阑。
- “略似”意为有点像……的样子。
- “汩没”指淹没在泥水之中。
- “阑”在这里可能是指岸边或者是某个界限。
- 注释:比喻自己像鸭子和小猪那样在泥水中挣扎。
- 我涂未渠穷,一晴愧天悭。
- “涂”指旅途。
- “渠穷”意为路途还没有走完。
- “愧天悭”意思是觉得上天太吝啬,给了自己一个晴朗的日子,却给了其他人连绵不断的雨。
- 注释: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对自己行程的不满。
- 倒塔桥已断,壁破渡无船。
- “倒塔桥”可能是一座桥的结构倒了或者坍塌。
- “壁破”表示墙壁破损。
- “渡无船”意味着无法渡河。
- 注释:描述了桥梁崩塌和河流无法通行的情况。
- 路人相告语,未到先长叹。
- “路人相告语”指路上行人互相告诉这个消息。
- “长叹”意味着深深地叹息。
- 注释:可能是因为道路困难,所以即使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开始担心和担忧未来。
- 薄晚得硗确,稍入袁州山。
- “薄晚”可能指的是傍晚时分。
- “硗确”形容土地贫瘠、坚硬。
- “袁州山”指袁州的山。
- 注释:尽管遇到了困难,但最终还是继续前行了。
- 不辞石啮足,聊免泥没鞯。
- “石啮足”意为石头磨破了脚。
- “泥没鞯”形容泥泞到了无法骑马的程度。
- 注释:虽然遭受了艰辛,但为了能继续前行,不得不忍受这样的困境。
- 自古行路吟,听者凋朱颜。
- “吟”指吟诵、歌唱。
- “听者凋朱颜”意味着聆听者的面容因此而憔悴、失去活力。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轩渠尚能赋,诗人类痴顽。
- “轩渠”可能是指有才华的人。
- “赋”指写作、作诗。
- “诗人类痴顽”意味着那些写诗的人都很固执己见,不肯变通。
- 注释: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知吟诗作赋而不知变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