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转岩腹,划然见孤亭。
横分树矗矗,下枕溪泠泠。
日暮人迹绝,犹闻樵斧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般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此题中,“窈窕转岩腹,划然见孤亭”的意思是:曲折的山崖转过岩腹,忽然见到一座孤亭。“窈窕”是形容词,意思是深远、曲折;“窈窕转岩腹”是说山崖曲折地转进岩腹,形容地势高峻。“划然”是形容词,意思是突然。“划然而见”意思是突然看见。“孤亭”是名词,意思是单独的亭子。
第二联中“横分树矗矗”,意思是树枝横斜着伸长。“矗矗”是形容词,意思是直挺挺的。“下枕溪泠泠”,意思是溪水在下面潺潺流动。“泠泠”是形容词,意思是清冷而悦耳。“横分”“矗矗”“枕”“泠泠”都是动词,意思是横斜、直挺、垫枕、流淌,形象生动描绘出一个静谧幽深的自然景观图。
第三联“日暮人迹绝,犹闻樵斧声”的意思是:太阳落山了,人迹断绝,但还能听到砍柴的声音。“日暮”是名词,意思是天快黑的时候。“人迹绝”是动词短语,意思是没有人的足迹。“樵斧声”是名词,意思是打柴的声音。
第四联是全诗的主旨,意思是:太阳落山了,人迹断绝,但还能听到砍柴的声音。“犹闻”是副词,意思是仍然能听到。
【答案】
半山亭
窈窕转岩腹,划然见孤亭。
横分树矗矗,下枕溪泠泠。
日暮人迹绝,犹闻樵斧声。
译文:
山间小亭隐藏在曲折的岩石之中,突然看见一个孤独的亭子。
树枝横斜伸展,如同笔直一样矗立在山下,溪水潺潺流淌在亭下。
太阳落山后人迹罕至,但还能听到砍木伐柴的声响。
赏析:
这是描写山水景色的小诗。诗人登山临水,饱览了大自然的风光之后,来到半山亭上,凭栏远眺。首先看到的是“窈窕转岩腹”,山势迂回曲折,岩腹隐现,使人产生一种深邃莫测的感觉。“豁然”两字用得极好,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令人耳目一新。接着看到的是“划然见孤亭”,孤亭突兀于岩石之上,更显得峭拔秀丽。最后看到的是“横分树矗矗”,树枝横斜伸展,犹如笔直一样矗立在山下。“竖”、“立”、“矗”都是动词,表现了树木的高大挺拔。“下枕溪泠泠”,溪水潺潺流淌在亭下,给人以清凉之感。“泠”是形容词,意思是清凉而悦耳。
这首诗描写的是登泰山时的所见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