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敢先怀富贵图,良时须惜几嗟吁。
众心可致巍巍主,上意思平两两符。
不称内朝裨耳目,多惭外补救皮肤。
子陵滩畔观渔钓,无限残阳媚绿蒲。
【注释】
孰:谁。
先:首先,第一。
怀:想,思。
图:谋。
嗟吁:叹息声。
巍巍主:高耸入云的山。
上意:皇帝的意思。
平:和,相平。
两两:两个两个,指上下级之间。
裨(pi)耳目:辅助视听。
外补:对外的援助或帮助。
子陵: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
残阳:落日的余晖。
媚:喜欢,喜爱。
绿蒲:绿色的芦苇。
【赏析】
此诗是诗人酬唱周骙之作。周骙,字子陵,北宋初年宰相。这首诗是诗人在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冬应中书舍人知制诰任内,为周骙写的一首应制诗,故称“依韵酬周骙太博同年”。
首二句说,我不敢首先考虑怎样谋取富贵,因为良时难遇,应当珍惜。这里,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不贪富贵”,而要“惜”良机、“嗟吁”时运之不偶。
颔联说,大家齐心协力,可以造就一个崇高的主君;皇帝的意思和臣下的意愿相平,上下一致,国家就治理得当了。这两句用典说明自己主张的君臣关系应该是“同心同德”,即君臣关系应该是“上下一心”,而不是君主专横,臣下唯命是从。
颈联说,作为朝廷的大臣,本该辅佐皇帝,使国家长治久安,可我却没有做到;而对百姓却多有亏欠,感到惭愧。这里,诗人以自责的态度表明自己不能做到“同心同德”的原因是因为“不称”,也就是没有尽到大臣的责任。
尾联说,严光曾隐居于子陵滩畔垂钓,那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而如今我却只能远观而不能亲睹,无限感伤!这两句诗人以严光自比,表达自己在政治上不得志,只能退处林泉,以垂钓自娱的情感。
全诗表现的是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和苦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