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过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

三出专城鬓似丝

翻译:多次出任地方官职,我的双鬓已如丝般斑白。

注释:这里用“三出专城”来形容范仲淹多次担任地方官的经历,而“鬓似丝”则形容了他的年老和辛勤工作导致的白发。

斋中萧洒过禅师
翻译:在书房里潇洒自如,超脱于世俗的束缚,宛如一位禅师。

注释:这里的“萧洒”指的是洒脱自在,不受拘束。而“禅师”则是对佛教禅宗修行者的尊称,表示范仲淹在书房中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书斋时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近疏歌酒缘多病
翻译:我疏远了歌舞酒宴是因为身体多病所致。

注释:这里的“疏”意味着减少或避免,而“歌酒”则指的是娱乐活动。“缘”表示原因或动机。“多病”则直接说明了身体不适的原因。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因健康问题而减少或避免社交活动的现实状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疾病的担忧,还透露出他在面对疾病时所展现出的豁达与从容。

不负云山赖有诗
翻译:虽然辜负了美丽的山水景色,但因为有诗歌相伴,我并不感到遗憾。

注释:“不负”表示没有辜负,“云山”指的是山水风光,“赖有”则是指依靠或因为有……的存在。“诗”指诗歌。这里诗人以云山为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未能亲身体验美景,但诗歌却能够弥补这份遗憾。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他认为诗歌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即使在无法亲历其境的情况下,诗歌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半雨黄花秋赏健
翻译:秋天的时候,一半是雨水,黄花盛开,我在户外赏花,感觉身体强健。

注释:这里的“半雨”指的是秋雨绵绵,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雾;“黄花”指的是秋天盛开的花朵,如菊花等。“秋赏”则是指在秋季欣赏花草。“健”表示健康、强壮。整句描述了一个秋日户外赏花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美好与舒适。

赏析: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和对健康生活的珍惜。这种描述不仅具有画面感,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江明月夜归迟
翻译:月光洒满江面,夜色温柔,我在夜晚归来的路上,感觉时间仿佛变慢了一般。

注释:“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一江”指的是宽阔的江面。“夜归”则是指晚上回家。“迟”表示缓慢、不急躁。整句描述了诗人在月色照耀下的江边漫步,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表达了他对时间的珍视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诗意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翻译:世间的荣辱得失,何必去说?作为一个晚年的老人,我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经足够。

注释:这里的“世间荣辱”指的是世间的一切荣耀和耻辱。“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谈论或表述。“塞上”是指边塞之地,通常指边疆地区。“衰翁”则是指年老体衰之人。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自信和满足。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他认识到世间的荣辱得失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的过程。同时,他也对自己的一生表示了肯定和自豪,即使身处边塞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我认知。

《郡斋即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宋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