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
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注释:

城大顺回道中作:在城大顺的回道中写诗。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三月二十七日,羌山才看到花开。

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作为将军,他处理边疆事务,春天已经过去却还没有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作者在三月二十七日登上羌山,只见到盛开的梨花,感叹春天已经过去,而自己还未能回到家乡。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首句点明时节,三月二十七日,正是羌山花开的日子。羌山,指今陕西宝鸡市南的陇县羌山。羌山因山上多羌人居住而得名,羌山的花,即羌桃花(又名雪岭花),是羌山的一大特色。羌山的梨花和雪岭的牡丹、芍药齐名,为天下第一奇观。羌山的花,每年三月二十七日开放,因此被称为“花朝”。这里用“始见”二字,说明作者登高所见之景与往年不同,因为今年羌山的花比去年开得早。羌山花开,本是好风景,但此时正值春末夏初,诗人登高赏花,却只能看到盛开的梨花,不禁感叹:“羌山已见花,春意正阑珊。”

“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次句写诗人的身份及边事之忙。“将军了边事”,说明诗人身为一员将领,肩负保卫国家重任。“春老未还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事结束、可以回家的渴望。然而,由于战事繁忙,加之身负使命,诗人未能如愿以偿。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诗人虽身处边关,却心系家中亲人,这种情感细腻而深沉。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艰辛和戍边守土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