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荐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

【注释】

许州:今河南许昌。信美亭:在许昌城内,相传是唐代名相许国公裴度的别墅(故址在今许昌市区)。华构:宏伟的建筑物。轩敞:轩窗开敞。

上相:指宰相。上相居高而望远,居高而能远眺。鼓吹:古代军中乐器。燕中军:驻军洛阳一带的禁卫军(即北门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指嵩山和汝坟山的风景。嵩室:嵩山之室,指代嵩山。汝坟山:又名嵩山,在河南登封县西北。

杉篁:指松树与竹林。晚翠:傍晚时分,树叶呈现出青绿色,泛着翠绿色。兰茝:兰草和蕙草。时薰:指时令中的香气。

坐啸:坐着长啸。乘:同“乘”,指乘着月光。归怀:归家的情怀。几望云:几乎盼望到云彩出现。遐思:远大的志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遥想当年黄霸为政时的习俗,以及诸葛亮《出师表》所表达的文风。黄霸:东汉名臣,曾治理关东地区,以清正廉洁著称。仲宣: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指魏晋时期,司马懿父子先后建立曹魏政权,司马昭建立西晋,都是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这里用典意谓许州钱相公新建此亭,应能得到天下士人的响应和支持。方:才;方开国:才建立国家。三阶复致君:指晋朝司马氏父子先后掌握了国家的政权。三阶复致君:指国家政权又重新掌握在有才能的人手中。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此亭如棠树一样,千年不朽,人们将永远传颂他的美德。棠树:落叶乔木,花白色,果实红色。

【赏析】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写景咏物抒发了对友人新建信美亭的赞词,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大事的高度关注。

首联点明地点。“华构高轩敞”四字总写信美亭建筑之美。“华构”、“高轩”、“敞”,既写出了建筑的规模宏大,又表现出它的雄伟气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湖一面分”一句,则把视野从建筑扩展到整个景色。“名湖”、“一面”二词形象地勾画出信美亭四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特点。

颔联写亭主的地位崇高,他所处的位置非常优越。“居上相”三字突出了地位的重要性和尊贵性,“居高而能远眺”,也暗含了作者的寓意;“上相”二字还表明了主人的崇高品德和美好人格。“星辰居上相”,则是写他处在一个十分有利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有利位置,这进一步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之大。“鼓吹燕中军”两句则是写他所在的位置,处于禁卫军之中,可以经常听到鼓乐之声,说明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尊贵。

颈联写亭主身边景物的秀美,“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二句则进一步突出了景色之美。“嵩室”,指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二十里处,为五岳之一;“汝坟”,指河南登封西南的颍阳城,颍水支流汝水的入河口处。二山相邻,一南一北,相距不远,所以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辉映。这两句写信美亭背靠嵩山,面朝汝坟山,景色极为秀美。“杉篁涵晚翠”,“杉篁”,指松树和竹子;“晚翠”是说晚秋时节的翠绿颜色。二句的意思是说,杉树和竹子都沐浴着晚秋的余辉,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翠青色,给信美亭增添了不少生机。

尾联写亭主胸怀宽广,远见卓识,志向远大。“归怀几望云”三字表明了作者的心境,他时刻都在怀念故乡亲人。“几望云”是说几乎盼望到白云飘过;“望”字在这里表示盼望之意,与下一句“遐思”相对应,意思是说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憧憬。“遐思”二字表明了作者的心胸十分开阔,眼光非常深远,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末联写亭主的政绩卓著,受到人们的称赞。“迥临黄霸俗”二句写亭主所处之位十分尊贵,他所推行的政策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迥临”是说远远高踞于众贤之上;“黄霸”是指汉代循吏黄霸,他曾任南阳太守,治郡有方,为政清廉,深得民心;“俗”指风俗习惯;“远味”是指其政绩影响深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亭主所推行的政令和所采取的政策,远远胜过了当时一般官僚的做法,其政绩被人们传诵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亭子的景色和亭主的为人,赞扬了他的政绩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