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无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这是一首赞美江夏公(即黄裳)的文章。黄裳(1059~1107),字文叔,泉州晋江人,北宋末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谢黄惣太博见示文集
这首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陈傅良,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这首诗是他在见到黄惣太博(即黄裳)的文集后所写,表达了对黄裳文章的高度赞赏。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七言,共五百六十八个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松柏与桂树都有美好的颜色,但它们并不与百花争艳。
金石乐器都有纯正的声音,但它们并不随从其他乐器的嘈杂声。
君子应当著写典雅的文字,以道义为重而不是追求权势。
仰望着江夏公(即黄裳),深感其大德而没有小毛病。
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言辞恳切而又不失教化之道。
上有帝王治国之道,下有人臣的规劝和教导。
远远超越了圣贤的境界,难道还会被富贵所左右吗?
谁说荆棘丛生之地不能长出兰花和芝草?
谁说蛙黾众多的地方不能孕育蟠龙和龟?
岂止一时之间会有不同,而是要成为千古奇观。
希望这样的周召之风能传播到尧舜之世,使他们得以知晓。
将这些文章传达给君主并上奏给皇帝,让他们能够明白道理并得到教诲。
这些文章也可以用来讽谏朝廷,让皇上了解百姓疾苦并加以改正。
用二雅来正视听,用五典来阐明道德和礼仪。
歌颂之声足以感动天地,王泽及于四方夷族。
自然天下都流传着美好的文化,再也不会迷失在宗师的道路上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赞美江夏公(即黄裳)的文章。黄裳(1059~1107),字文叔,泉州晋江人,北宋末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这首诗是他在见到黄惣太博(即黄裳)的文集后所写,表达了对黄裳文章的高度赞赏。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七言,共五百六十八个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松柏与桂树都有美好的颜色,但它们并不与百花争艳。
金石乐器都有纯正的声音,但它们并不随从其他乐器的嘈杂声。
君子应当著写典雅的文字,以道义为重而不是追求权势。
仰望着江夏公(即黄裳),深感其大德而没有小毛病。
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言辞恳切而又不失教化之道。
上有帝王治国之道,下有人臣的规劝和教导。
远远超越了圣贤的境界,难道还会被富贵所左右吗?
谁说荆棘丛生之地不能长出兰花和芝草?
谁说蛙黾众多的地方不能孕育蟠龙和龟?
岂止一时之间会有不同,而是要成为千古奇观。
希望这样的周召之风能传播到尧舜之世,使他们得以知晓。
将这些文章传达给君主并上奏给皇帝,让他们能够明白道理并得到教诲。
这些文章也可以用来讽谏朝廷,让皇上了解百姓疾苦并加以改正。
用二雅来正视听,用五典来阐明道德和礼仪。
歌颂之声足以感动天地,王泽及于四方夷族。
自然天下都流传着美好的文化,再也不会迷失在宗师的道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