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构虚闲处,师心静照中。
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
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解析】

这是一首题静照堂的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第一句“堂构虚闲处”,点出题面。“堂”即静照堂,“构”指建筑,“虚闲”指宽敞空阔。这一句是说,静照堂的建筑布局非常开阔,宽敞空旷。

第二句“师心静照中”,承接上句,进一步展开写静照堂的环境和特点。“师心”是取佛家语,意为以心传道。“师心静照”是说在静照堂中,人们可以专心致志地修学,以达到“静照中”的境界。

第三句“当门自流水”,写静照堂前院的水景。“当门”是正对大门的地方。“自流水”是指门前的水流从门前流淌出去,不流进院内。

第四句“满院占清风”,写静照堂后院的风物。“满院”是整个庭院的意思。“清风”在这里指清凉的空气。这两句写静照堂前后院的环境,前有清流,后有清风,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第五、六、七三句写静照堂内的景象。“趺坐通禅观”,指僧人盘腿坐下,通过观察来修行。“高谈说性空”,指僧人在静照堂中谈论佛理。“性空”是佛教术语,指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体存在,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这几句写僧人在静照堂中修炼、讲论佛理,表现了佛教禅宗思想的特点。

最后一句“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诗人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看法。“那知”是哪里知道的意思。“日月有樊笼”是说太阳月亮都受到云层的限制,不能自由自在地运行,比喻世俗的生活就像被限制一样,没有自由。这一句既与前面的诗句形成了呼应,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答案】

题静照堂

堂构虚闲处,师心静照中。

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

日月有樊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