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气候别,二月已闻蝉。
乍到清凉景,翻疑暑伏天。
此身多暇日,何事更惊年。
杂溜淙淙响,相和胜管弦。
【注释】
- 山中气候别:山中天气与众不同。别(bèi)不同,与众不同。
- 二月已闻蝉:在二月份就能听到蝉叫声。二月,指初春时节,农历正月、二月之交。
- 乍(zhà)到清凉景:忽然来到清凉的景色。乍(zhà),突然之意。
- 翻疑暑伏天:反而怀疑是炎热的夏天。翻,反而;疑,怀疑。暑伏天,指炎热的夏季。
- 此身多暇日:我身体多有闲暇时间。此身,自己。
- 何事更惊年:为什么又使年龄增长。何事,什么,为何。更,再次,又。
- 杂溜淙淙响:泉水流淌的声音很清脆。杂溜,水流声。
- 相和胜管弦:泉水与琴瑟之声相互和鸣,胜过了管弦乐器发出的音乐。相和,相互和奏,这里比喻泉水与琴瑟之声相互和谐。胜,胜过。管弦,指用竹制的乐器,如笛子、鼓等演奏的音乐。
【赏析】
《杂诗三首》组诗共有三章,本诗为其中第二首。
首句写诗人进入深山后,发现这里的气候与平地完全不同。山里的空气特别清新,而且到了二月就能听见蝉鸣,这不禁让人感到惊讶。作者通过这一细节表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次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突如其来的凉爽景象的困惑和疑虑。他原本以为这里只是普通的山林,没想到却能享受到如此清新宜人的空气。这种转变让诗人感到十分意外,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第三句“此身多暇日”则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慨。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而诗人却因为忙于俗务而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这让他感到非常遗憾。
第四句“何事更惊年”则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岁月在忙碌中流逝呢?难道就不能像这里一样,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吗?
最后一句“杂溜淙淙响,相和胜管弦”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泉水声音清脆悦耳,与琴瑟之声相互和奏,其美妙程度甚至超越了传统的管弦乐。这是对大自然最美好的礼赞,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