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荒凉近古城,园林七月起秋声。
偶来嘉客从芸省,似对清冰满玉罂。
谈笑从容诚吏隐,逢迎疏野愧朝英。
田庐未得长归去,山鸟知人半夜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又和席上见赠》。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官舍荒凉近古城 - 官舍(官府的房子)荒凉,靠近一座古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孟浩然的家乡襄阳。
园林七月起秋声 - 园林里的花草树木在七月开始发出秋天的声音,这里的“秋声”可能是指秋风、落叶的声音等。
偶来嘉客从芸省 - 偶尔来访的客人住在这个房子里。芸省可能是指一个藏书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某个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似对清冰满玉罂 - 好像对着清澈的冰块,装满了白玉瓶中。这里的“清冰”可能是指清澈的水流,而“玉罂”则是一种盛水的器具。
谈笑从容诚吏隐 - 谈笑自如,从容不迫,真是一位隐居的官吏啊。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赞赏之情。
逢迎疏野愧朝英 - 与世俗的人打交道时,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是一个远离朝廷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不满和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感。
田庐未得长归去 - 我的田庐还没有得到长久的归属,我还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归宿的渴望。
山鸟知人半夜鸣 - 山中的鸟儿知道有人在半夜里叫它们,仿佛是在欢迎或告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
赏析: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宴会上作的一首和韵诗。首联描写了官舍的荒凉和园林里传来的秋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颔联以客人的身份引出对主人的称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颈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儒雅气质和对世俗的不屑。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