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竞驰经品供天赏,旋立佳名竦众闻。
园吏遮藏恐凋落,直攲青盖过残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牡丹二首》。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
- 诗句: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 译文:洛阳的牡丹在春天特别引人注目,其他的花卉都在争奇斗艳。
- 注释:洛都:指洛阳,洛阳在当时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被誉为花城。奇擅:独特出众。洛都春:洛阳春天的景色。百卉千花:各种花卉。浪纠纷:纷乱、杂乱的意思。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洛阳牡丹盛开的壮丽景象,与其他花卉相比,牡丹显得尤为出众,其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第二首
- 诗句: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 译文:牡丹的花色鲜艳如国色天香,花瓣娇嫩如同婴儿的脸。牡丹的花朵像仙女的头饰,层层叠叠,剪裁得如同红云一般美丽。
- 注释:国色:指牡丹的花色,国色天香,形容牡丹的颜色非常鲜艳,香气扑鼻。舒嫩脸:形容牡丹的花瓣娇嫩可爱,仿佛是婴儿的脸。仙冠: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朵的形状,如同仙女头上的装饰品。重叠:层层叠叠的样子。剪红云:形容牡丹花朵的颜色鲜艳如红云。
-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牡丹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能够看到牡丹那娇嫩的花瓣和那层叠的花朵,以及那如同红云一样的绚丽色彩。
总评:
白居易的《牡丹二首》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独特魅力。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牡丹的形象更加鲜活,让人印象深刻。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