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秋色胜春时,新霁登临景更奇。
二室峰峦侵碧汉,两涯楼殿照清伊。
鸣泉乱泻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
独恨不能陪杖屦,思公空作寄公诗。
注释:
龙门秋日上潞公二首:这是一首描写龙门景色并寄寓自己对潞公的思念之情的诗。
新霁登临景更奇:刚晴好,登上山后景色更加奇特。
二室峰峦侵碧汉:指二室峰上的山峰直插云霄,好像要侵入碧蓝的天空一样。
两涯楼殿照清伊:山崖上的楼阁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映照着清澈的伊水。
鸣泉乱泻香山道:山间溪流的泉水在山路上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翠柏深藏白傅祠:翠绿的柏树深处隐藏着杜甫的祠堂(白傅祠)。
独恨不能陪杖屦(zhàng jū):我独自遗憾不能与潞公一同行走在山林之中。
思公空作寄公诗: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我对潞公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洛阳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潞公(即唐代名将郭子仪)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龙门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潞公的敬仰和对其离世的哀伤。
首句“龙门秋色胜春时”,以“胜”字突出了龙门秋季之美。诗人用“胜春时”来形容龙门秋日的美丽,意在说明龙门秋天的美超过了春天。这种对比手法使读者更加感受到秋天的魅力。
诗人描述了新雨初晴后登临山顶时的奇异景象。“新霁登临景更奇”,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山水相连、景色奇特的画面。这里的“新霁”指的是刚刚晴朗,而“登临”则是指登上高高的山峰。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龙门山中的美景。“二室峰峦侵碧汉,两涯楼殿照清伊”,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龙门山上的壮丽景色。“侵碧汉”指的是两座山峰高耸入云,直插碧蓝的天空;“楼殿照清伊”则描绘了山崖上的楼阁宫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映照着清澈的伊水。这些诗句都展现了诗人对龙门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人又提到了龙门山中的另一处景点——“鸣泉”。这里的“鸣泉”指的是泉水在山间流淌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音乐一般悦耳动听。这种声音给整个山景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最后两句“鸣泉乱泻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则是诗人对龙门山中另一重要景点——翠柏的赞美。这里的“乱泻”形容泉水在山间流淌时的声音犹如瀑布般壮观;“深藏”则描绘出翠柏深深扎根于山石之中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提及了白傅祠——杜甫的祠堂——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龙门秋日美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