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干清漳卧,维摩净室居。
作诗心在否,问法意何如。
台榭花飞尽,池塘雨洗初。
剧谈能强起,便欲驾柴车。
【注释】
张三十:诗人的朋友,名不详。久不相见:很久没有见面了,久:长久。以诗寄问:写一首诗来问候。公干:古郡名,汉时治所在今安徽当涂东南,晋以后改称宣城。清漳:水名,在今河南省。维摩净室:维摩诘是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弟子,据说曾于一净室里修行,后人称其处为“维摩室”或“维摩精舍”。心在否:心中是否还有诗情画意。作诗心在否:指是否还想着写诗。台榭:台观,楼阁。花飞尽:落花纷纷飘尽。雨洗初:春雨洗净大地。池沼:池塘。剧谈:长谈。便欲驾柴车:准备回家去。
【译文】
张三十病好已久,我们很久没有见面,请你用诗来问候。
你在宣城公干的郡里卧病休养,你住在维摩室中,那里清净无尘。
你想写诗吗?心中有没有诗情画意?想写什么诗呢,你的诗意如何?
台榭上的落花已经飞尽,池塘里的春雨刚刚洗净过。
我们长谈许久,我还想继续谈下去,就打算骑上柴车回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相别后,写了这首诗寄给远在他处的友人,询问他的情况,并表达自己思念的心情。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对偶工整,语言质朴自然。
首联“公干清漳卧,维摩净室居”两句,交代了张三十的去向。张三十因病卧病在清漳郡公干(即任职)之地的维摩净室(即寺院)。
颔联“作诗心在否,问法意何如”二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问话的形式,抒发了自己想要写诗的愿望。同时,诗人通过询问佛法的深浅,也表达了自己想要修身养性、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
颈联“台榭花飞尽,池塘雨洗初”,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台榭上落花已尽、池塘里春雨初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尾联“剧谈能强起,便欲驾柴车”二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长谈后仍精神饱满、准备回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