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望昭回每夜分,崇朝忽起泰山云。
乾坤荡暑如醒醉,江海生波想织纹。
禁漏深迷天阙晓,朝衣凉带御炉熏。
时清封奏何妨简,献纳赓歌见爱君。

【注释】

瞻望昭回:仰望天空,希望雨露滋润。昭回:明亮、清澈的天空。夜分:深夜。崇朝:清晨。泰山云:泰山的云气。乾坤:指天地间的一切。荡暑:消除炎热。生波:引起波动。织纹:织机上的花纹。深迷:深深地迷惑。时清:国泰民安的时候。封奏:进献封事(密封上书)。何妨简:有何不可简单。献纳:进献。赓歌:和着歌声唱。见爱君:受到君主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秋末冬初写的一首咏雨诗。当时正是安禄山叛乱之时,朝廷内政治局势十分复杂,诗人以咏雨为题,意在借咏雨抒发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不满,并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的愿望。全诗写得含蓄曲折,委婉动人,富有时代特色,反映了盛唐诗人的高超艺术成就。

首联“瞻望昭回每夜分,崇朝忽起泰山云。”写诗人日夜仰望天空,期盼着一场及时雨,好使天下清凉。

颔联“乾坤荡暑如醒醉,江海生波想织纹。”描绘了雨后天气大变,天地之间一片清凉,使人有如醉酒后的清醒之感;而江面上的波浪似乎也在随风起伏,仿佛一匹美丽的锦缎在织机上跳动。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将雨后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颈联“禁漏深迷天阙晓,朝衣凉带御炉熏。”则描写了宫廷中的宁静景象。宫中的漏刻深沉地迷离于黎明时分,皇帝身着朝服,身披轻纱,沐浴在袅袅的炉烟之中。这两句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尾联“时清封奏何妨简,献纳赓歌见爱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的期待。在国泰民安的时候,进献封事并不需过于繁琐;而在国家危难之际,仍能像唱歌一样为君王所喜爱。这既是对国家现状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宫廷生活的勾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愿望,体现了盛唐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崇高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