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沿庭砌,清闲日掩扉。
晚凉疏雨过,落叶觉蝉稀。
天籁自鸣竹,砧声谁捣衣。
僧寮不过此,何必扣玄机。

诗句释义

  1. “野草沿庭砌”:野草生长在庭院的阶梯旁。
  2. “清闲日掩扉”:形容自己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每天关门谢客。
  3. “晚凉疏雨过”:傍晚时分,细雨渐渐停止。
  4. “落叶觉蝉稀”:秋风吹来,树叶落下,感觉到了秋天的凉意,知了的鸣叫也逐渐稀少。
  5. “天籁自鸣竹”:自然的声音就是竹林中的风声、雨声等。
  6. “砧声谁捣衣”:夜晚听到砧石击打衣物的声音。
  7. “僧寮不过此,何必扣玄机”:我住在这个寺庙中,已经足够满足,没有必要去追求深奥的道理。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僧人在书斋中的日常生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淡泊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平淡无奇的满足。

  • 第一句:“野草沿庭砌”,描述了野草沿着庭院的台阶生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未经雕琢的美。
  • 第二句:“清闲日掩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 第三句:“晚凉疏雨过”,描绘了傍晚时雨过天晴的情景。
  • 第四句:“落叶觉蝉稀”,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之感,以及知了叫声逐渐减少的凄凉。
  • 第五句:“天籁自鸣竹”,以自然界的声响比喻书斋中的静谧环境。
  • 第六句:“砧声谁捣衣”,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让人感觉更加贴近生活。
  • 结句:“僧寮不过此,何必扣玄机”,诗人表达了他对自己所在寺庙的满足感,认为他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修行和心灵上的平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平和的僧人形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