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阁雨喜新晴,枝上绵蛮调好声。
佳节莫将虚过了,人生赢得几清明。
注释
- 朝来阁雨喜新晴:早晨的一场细雨,喜的是终于停了。
- 枝上绵蛮调好声:枝头的花儿开得正旺盛,发出美妙的声音。
- 佳节莫将虚过了:节日里不要白白度过。
- 人生赢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个清明时节呢!
赏析
《清明》,唐玄宗李隆基作于开元十一年(723)。诗人借清明天气的转好,抒发了对美好人生的珍惜之情。全诗语言浅近自然,清新明丽。诗人以“清明”为题,既点出了时令,同时又寓含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首句中的“喜新晴”三字,道出了诗人在春雨过后看到晴空万里的喜悦心情。诗人用“喜”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欢喜和喜悦之情。
第二句中的“好声”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鸟儿欢快歌唱的场景。诗人用“绵蛮调好声”来形容鸟儿清脆悦耳的歌声,表达了自己在听到美妙声音后的愉悦感受。
第三句中的“节莫虚过”四字,则是诗人对于如何度过美好时光的思考和建议。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节日,不要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
尾句中的“人生赢得几清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和感悟。诗人认为人生中能够拥有几个如此美好的清明节,是非常难得的宝贵时光。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共同享受这难得的幸福时光。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描述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色和欢愉心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