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酿雨勒花迟,梅已飘残到杏枝。
好是池塘清梦处,勾吟春草入新诗。

【注释】

阴云酿雨:天气阴沉时,酝酿着要下一场暴雨。勒花迟:使花朵开放得迟缓一些。

梅已飘残:梅花已凋谢残落了。到杏枝:来到杏树的分枝。

好是池塘清梦处:最好的地方就是池塘边清幽如梦的地方。勾吟:低吟、沉吟。

【赏析】

此为咏物诗。首四句写景:先写乌云密布,酝酿着一场暴雨,接着写“阴云酿雨”之后,花儿迟迟未开,而梅花却已凋零了,然后写到了杏花,杏花虽然还开着一些,但已是暮春时节,所以最后说:“好是池塘清梦处,勾吟春草入新诗。”

这首诗以景物的描写抒发诗人在暮春时节所感到的一种惆怅之情。首二句从时间上说,是在暮春时节;从空间上说,是在阴云笼罩的池塘边。这两句诗写景,写得很细致。首先写乌云密布,天气阴沉,酝酿着要下一场暴雨,然后写由于这场暴雨的推迟,使得花儿迟迟不绽,最后才看到几朵梅花已经飘零。这三句诗把时间、地点和天气、景色都写出来了,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具体画面。第三句又从空间上进一步写景。因为天气阴沉,所以“阴云酿雨”,这样,“勒花迟”也就成为可能了。第四句再由“阴云酿雨”引出“勒花迟”的原因。因为天气阴沉,所以“阴云酿雨”,这样,花就“迟迟”不开了。而梅花已经“飘残”,所以只有“到杏枝”。第五句又从时间上写出了“到杏枝”的时间,也就是春天将要结束的时候了。第六句是全诗的重点。它写诗人来到池塘边,看到一片绿油油的池草,觉得它很可爱,于是就低声吟诵起春天的古诗来。这里,用“勾吟”二字,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们在春天里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们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最后一句“入新诗”,则说明这些美好的景物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诗中,成为他们诗歌的重要内容了。

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清新,充满了生机。诗人善于抓住春天的特点进行描绘,并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