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身游海外天,蓬莱顶上觅沈笺。
为君唤起槐安梦,细读南华内外篇。

【注释】

徐进斋:徐氏斋名。古铜香炉:古代的铜制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描绘有鼻子和眼睛的博古图,即铜鼎。谓之象鬲:把铜鼎称为象鬲。象鬲,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具。

属余:嘱托我。赋之:给我作诗。虽不足言诗聊记曾见:虽然写诗还不足以表达,姑且记载我曾经见过。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天:天空。

槐安:传说中的地名,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南华:指《庄子》。内篇:《庄子》一书,共33篇文章,其中有13篇是内篇。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自己所见所感,后两句则是对所见之物所作的联想和想象。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这一句是说自己在徐进斋看到一件铜制的香炉,形状似一具青铜制的鼎(即“象鬲”,古代的一种食器)。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它说成是有鼻子和眼睛的博(通“博”指博古,即古董)物画,仿佛它真的能嗅到香气而发出鼻息,能张目远望而发出目光。

“愿得身游海外天,蓬莱顶上觅沈笺。”这里诗人又把自己幻想成仙人,渴望能飞升到海外仙境中的蓬莱山去,在那里寻找传说中神仙们留下的书信。

“为君唤起槐安梦,细读南华内外篇。”这二句又是诗人的想象。他设想自己化作神仙,从梦中唤醒了那位“君”,一起阅读《南华经》这部经典。因为《南华经》就是《庄子》这本书,所以这里也暗指《庄子》。诗人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全诗通过对“古铜香炉”的形象描绘,通过与仙境的向往,以及通过《南华经·内篇》的阅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