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云垂四野,六出舞漫天。
却笑广文郑,严寒无坐毡。
【注释】
彤云:红彤彤的云彩。六出:指雪中出现六种花状的结晶,因雪花晶莹如花,故称“六出”。
广文君:即郑玄,东汉经师,精通《三礼》,著有传注。
毡(zhān):用羊毛或羊皮制成的垫子,供人坐卧或驮运物品。
【译文】
彤云笼罩着大地,六出纷飞舞漫天。
却笑那些在官舍里坐着暖和的郑广文,严寒时节哪能安坐毡?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冬日大雪,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景象,并巧妙地以郑广文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
首句写天空中的大雪。“彤云”,即红云。“垂”字写出了彤云高挂之态。“四野”,即四面八方的田野。“六出”是六种花状的结晶,因雪花晶莹如花,故称“六出”。诗人将彤云与六出的雪花相联系,既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冬日雪景,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冬天,为下面描写雪下得之大、之密作了铺垫。“舞漫天”三字既形容了雪花飘落时飘飘洒洒的情态,又暗示了雪花的洁白无瑕,给人以纯洁高雅的感觉。“漫天”二字则把雪花飞舞的场景推向了一个极富动感的境界,使人如同置身于一个银白世界之中。
次句紧承首句而来,写地面上的白雪。“却笑”二字表明了诗人对郑广文所处境遇的不屑一顾,而“严寒”二字则揭示了当时的环境条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郑广文”,即郑玄,东汉经师,精通《三礼》(包括礼记、周官、仪礼等),他的学问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到了冬天,他只能缩衣缩食,坐在暖和的地方取暖。这自然引起了诗人的感慨:既然像郑广文一样有学问的人尚且忍受寒冬的苦寒,那么像我这样没有学问的人又怎能奢望在严寒中安坐呢?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以郑广文自比,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郑广文虽然学识渊博,但却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不得不在官舍里缩衣缩食,以躲避刺骨的严寒。这与自己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相反,他却以这种处境为傲,因为他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人格,不为名利所累。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郑广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受世俗观念束缚、不愿追求功名利禄、甘愿清贫淡泊的志向。
这首诗以咏雪起兴,通过对冬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