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种玄都观,移根出武陵。
河阳花满县,曾历避狂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种桃吟”的意境,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

本诗首句“分种玄都观”,交代了作者种植桃花的缘由;第二句“移根出武陵”,则表明了作者对桃花移植的地点,同时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第三句“河阳花满县”,描绘出了桃花盛开的景象;尾句“曾历避狂秦”,写出了桃花曾经经历过战乱之苦,也暗指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现状的担忧。

【答案】

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天宝九年)春天,当时李白在长安,而桃花又正值盛开之时,所以写下这首诗。②“分种玄都观”,交代了作者种植桃花的缘由;“移根出武陵”,表明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③“河阳花满县”,写桃花盛开,生机盎然的春意。④“曾历避狂秦”,写出桃花曾经经历过战乱之苦,也暗指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现状的担忧。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五绝。首二句是说:我曾在玄都观看过桃花并把它移植到洛阳的武陵。“玄都”即洛阳名胜之一白马寺,因寺中多植有杏树,故称“玄都”。这两句以“分种”与“移根”为线索,点明自己对洛阳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漂泊天涯的孤寂之感。第三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描写洛阳风光。洛阳城东有花园,每逢春天,园里的花朵盛开,十分美丽。第四句承上启下,承接第三句的“河阳”,写洛阳一带的花事。“河阳”是洛阳的一个县名,这里指洛阳一带。这四句把洛阳的山光水色和繁花似锦的景色写得绚丽多彩,使人如入画境。最后一句,诗人笔锋一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因为国家动乱不安,自己漂泊他乡,看到洛阳一带的繁花似锦,不禁想起过去战乱年代里所经历的种种不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