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翠垂丝夹小桥,春风庭院鸟声娇。
自从靖节萧疏后,复许谁人不折腰。

舞翠垂丝夹小桥,春风庭院鸟声娇

自从靖节萧疏后,复许谁人不折腰

注释:

  1. 舞翠垂丝:形容柳枝随风摇曳,如同跳舞一般。

  2. 小桥:指的是桥很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的桥。

  3. 春风庭院:指春天的微风拂过庭院,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4. 鸟声娇:描述鸟儿叫声清脆而悦耳。

  5. 靖节: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其田园诗而闻名。

  6. 萧疏:意指清高、孤傲。

  7. 不折腰:比喻不为权势所屈,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原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金朋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态度的怀念与向往。

诗人以“舞翠垂丝来小桥”开篇,描绘了一幅柳枝轻摆、如丝带般柔美的图画。这里的“翠”可能指的是柳叶的颜色,而“垂丝”则形容其细长下垂的姿态,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环境中,还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春风庭院鸟声娇”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画面。春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也唤醒了沉睡的生灵。鸟儿们在庭院中欢歌,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春光伴奏。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仿佛能听到鸟儿的歌声,感受到春风的暖意。

“自从靖节萧疏后,复许谁人不折腰”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这里的“靖节”是指陶渊明,他以其不随俗浮沉、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风貌被后人传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精神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追求——不再为权贵所屈服,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柳树的细腻描绘和对陶渊明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理想的向往。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自然、审视人生的独特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