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
讨贼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
【注释】
南阳:古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高卧:指隐居。龙:此处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躬耕:亲自耕种。莘野: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济宁市西南。
祁山:地名,在陕西省,是诸葛亮北伐的地点之一。声大义:指诸葛亮为国效力,名声很大。丹忠:指忠诚。
【译文】
诸葛武侯:诸葛亮。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讨伐贼寇祁山声大义,至今史册播丹忠。
【赏析】
此诗赞美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谋。首句“南阳高卧隐人龙”,以“南阳”二字引出了诸葛亮的名字——诸葛孔明,而“龙”则寓意着他的高洁、不凡与智慧;次句“出处躬耕莘野同”,则描绘出其躬耕田园、淡泊名利的形象。第三句“讨贼祁山声大义”,突出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赴沙场的决心;最后一句“至今史册播丹忠”,则表明了其一生忠诚于蜀汉政权,成为了历史的典范,永远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整首诗既表现了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智慧和才干,也体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