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士焚书已促秦,前途覆辙又因循。
范滂一命何须惜,可叹颠危汉室倾。

《汉党锢》是宋代诗人金朋说的作品,通过描绘汉代的政治动荡和人物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安。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首句释义:坑士焚书已促秦,形容汉朝末期,为巩固统治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坑杀士人并焚烧书籍,以图消除异己。这一行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预示着汉朝也将走向覆灭。

  2. 次句释义:前途覆辙又因循,意指前人走过的弯路,后人再次重蹈覆辙。这里的“覆辙”比喻过去的错误或失败,而“因循”则强调了重复犯错的倾向,暗示着汉朝政治上的僵化和保守。

  3. 第三句释义:范滂一命何须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范滂命运的感慨。范滂是一位忠诚于汉朝的臣子,他在面对权贵的压迫时,宁死不屈。这里用“一命”概括其命运,强调其生命的宝贵和牺牲的伟大。

  4. 尾句释义:可叹颠危汉室倾,感叹汉朝最终因为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威胁而彻底崩溃。这里的“颠危”形容汉朝政权的不稳定和危机四伏,而“倾”则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和灭亡。

金朋说通过对《汉党锢》的深刻剖析,不仅揭示了汉朝末年的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