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劳生叹转蓬,百年强半走西东。
从师谩学屠龙技,报国元无汗马功。
二顷有秋生计足,三杯近卯客愁空。
儿童相见从相笑,两鬓丝丝一老翁。
诗句解析
1 “寂历劳生叹转蓬” -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下,感叹人生的漂泊和无常。”寂历”意味着孤独、寂寞,”劳生”指的是忙碌的生活,”叹转蓬”则比喻自己像风中摇曳的蒲公英,无法安定下来。
“百年强半走西东”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奔波不定的感慨。”百年”是泛指人生的长河,”走西东”表示频繁地移动或变化方向,反映出生命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
“从师谩学屠龙技” - 这里提到尽管学习了许多技能(如屠龙技),但最终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从师”指的是拜师学艺,”谩学”意为徒劳地学习,”屠龙技”可能指的是高超的武艺,也可能象征强大的技能或才能。
“报国元无汗马功” - 这句表明虽然付出了努力,但可能并未能直接为国家做出贡献。”报国”是指为国出力,”元无”即通常没有,”汗马功”通常指战场上的辛苦工作,这里可能暗示了战争或征战的经历。
“二顷有秋生计足” - 这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感。”二顷”可能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单位,表示拥有一定规模的农田。”有秋生计足”意味着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所需,生活安稳。
“三杯近卯客愁空” - 这里描述了诗人在饮酒后感到空虚和无聊。”三杯”可能是指饮下多杯酒,”近卯”指的是接近早晨的时间,”客愁空”表达了由于饮酒而带来的孤寂和忧愁。
“儿童相见从相笑” - 这句描绘了与孩子们的互动和乐趣。”儿童相见”表示看到孩子们,”从相笑”则是孩子们之间的嬉戏和欢笑。
“两鬓丝丝一老翁”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两鬓丝丝”指的是两鬓斑白,”一老翁”则强调了年纪的增长和衰老。
译文:
- 寂寞地度过人生,感叹飘摇不定的生命如同随风摇曳的蒲公英。
-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四处奔走,生活充满了不定和变化。
- 虽然努力学习各种技艺,但可能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
- 虽然没有直接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付出的努力似乎并没得到相应的认可。
- 即使生活稳定,也感到满足,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
- 饮酒后感到空虚和无聊,与孩子们的嬉戏成为了一种乐趣。
- 看到孩子们的天真笑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 随着岁月的流逝,两鬓斑白,变成了一个老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人生的苦乐、追求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体验,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使用了一些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表达方式,如“叹息”、“空”、“酒”等,这些词语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中的一些意象,如“转蓬”、“屠龙”、“二顷”、“三杯”、“两鬓”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丰富和深刻。整首诗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是一篇很好的抒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