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谋生后计然,已将穷达付苍天。
狙公枉自计朝暮,徐邈但知中圣贤。
岁月催人如过隙,功名随世任先鞭。
纷纷燕雀惊鹰隼,谁识图真在左绵。

【注释】

寂历谋生后计然:寂历,犹寂寥。计然,即计然生,战国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主张“富民”以“强国”。

狙公枉自计朝暮:狙公(狙,一种猴子),指宋国有狙子者(狙猴,即猕猴),传说他养了一群猴子,为群中每只猴子都准备了一份食物,但后来发现只有一只猴子得到食物吃。狙子于是把其余的猴子全都放了。狙子说:“我计算着每天给它们吃,但哪一天能给我一口吃呢?”

徐邈但知中圣贤:徐邈,东汉末年人,字孝嗣,是曹操手下的一位谋士。

岁月催人如过隙:岁月,指时间。

功名随世任先鞭:功名,指功名利禄。随世,指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任先鞭,比喻有远见卓识,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

纷纷燕雀惊鹰隼:燕雀和隼都是鸟名,喻指平庸的人。

谁识图真在左绵:识,认识。图真,比喻有真正的才能和见解。左绵,比喻有才德的人。

【赏析】

《次韵赵提举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豁达态度,认为穷与达、贵与贱,全在上天安排,自己无能为力,不如顺应天命,保持平常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庸碌无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人的轻蔑鄙视之情。

前两句说,一个人如果一生都在谋求如何谋生,那么他应该将穷和达的命运交给天地自然来裁决。“已将”二字表明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坦然接受态度,“付苍天”则表明了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无可奈何和顺从。

三、四句说,但是狙公却愚蠢地以为他可以左右众生的命运,而徐邈则只懂得追逐圣贤之道。这两句讽刺了狙公自以为是的行为以及徐邈只是追求圣贤之道而不顾及实际的做法。

五、六句说,时间的流逝就像一道缝隙一样飞快,而功名富贵却像一匹骏马在前面奔跑。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的迅速,而功名富贵的获得则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机遇的。

七、八句说,那些平庸的人被名利所诱惑,惊慌失措,却不知道真正的才华和见识才是最重要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庸之人的鄙夷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九、十两句说,真正有才能和见识的人不会被外界所干扰,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和坚定的追求。

这首诗虽然充满了哲理,但它并没有陷入过于深奥的玄理之中,而是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