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十日闭茅庐,孤负吟诗与著书。
床下不知牛是蚁,濠间谁识子非鱼。
羸形分绝麒麟画,老境堪同鹿豕居。
坎止流行随所寓,分明天地一籧篨。

【注释】

  1. 病来:指因病卧床。十日,十天。茅庐,草屋,喻贫居或隐居处。2. 孤负:辜负。吟诗:写诗。著(zhuó)书:编撰书籍。3. 床下:床底下。不知:不理解。牛是蚁:以牛为蚁。4. 濠间:指庄子与惠施的濠水之游。子非鱼:庄子《外物》中语,比喻事物不能相互比较。5. 羸形:形容身体瘦弱。分绝:断绝,指无法再画上麒麟。6. 老境:晚年生活。鹿豕居:像鹿和野猪一样过着简陋的生活。7. 坎止流行随所寓:意谓人生有起有伏,如坎卦止,离卦行,随所寓而定。8. 籧篨(xiè cì):竹简。
    【赏析】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首,后四句为第二首。
    第一首,写诗人因生病卧床不起,辜负了往日吟诗著书的雅兴。首句言“病来”二日,即十日,“病来”二字,一语双关,既是说疾病缠身,也暗含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自己被迫退隐山林的无可奈何。第二句用典。“吟诗”、“著书”本是文人雅事,可是诗人因病而“孤负”,只能闲坐无事,只好“床下不知牛是蚁”。这是从侧面写病中无聊,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只能把心思放在牛身上。第三句“濠间谁识子非鱼”,则直接点出庄子《秋水》中的名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说庄子的濠水的游说故事,他游说的对象是梁国相惠子,而惠子却不知道庄子说的不是鱼的快乐。这里用典,既指庄子与惠子的游谈,又借庄子的故事,讽刺那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在山腰的游人。第四句“羸形分绝麒麟画”,是说身体瘦弱到连画出麒麟都不可能了,这既是说自己体衰多病,也是说自己被朝廷罢黜,仕途无望的无奈心情。第五句“老境堪同鹿豕居”,意思是说,年老以后就像鹿、豕那样生活,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含有对世态人情的感叹。最后一句“坎止流行随所寓”,是说世事无常,人生起伏如同坎卦停止,离卦运行一样,随其所在而变化,这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的慨叹,又是对世人看破红尘、随遇而安的最好诠释。
    第二首,为第二首,主要抒写诗人在病中闲居时的心态及感慨。全诗共八句,前三句分别描写诗人在病中闲居时的心情及所见景物;后五句则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开头两句“羸形分绝麒麟画”,“羸形”,指病后的消瘦体貌。“分绝”,意为难以再画上麒麟了。“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之物,古人常用来比喻高贵、贤德的人。这里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因病体衰,连麒麟画也难以再画出的意境,又暗示出诗人因遭贬谪,已失去了昔日的荣耀和尊严。
    “老境堪同鹿豕居”,“老境”,指晚年生活。“鹿豕”,指猪和狗,都是吃食粗劣的动物。“居”,居住。这句的意思是说,年老以后只能像猪狗一样地过活。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境遇的真实感受和写照。
    “坎止流行随所寓”,“坎止”,坎卦停止的意思,指世事无常,人生起伏不定。“流行”,指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随所寓”,随其所处而变化。这几句是说,世间万物都有起伏变化,就像坎卦停止后又开始运动一样,人生也是如此。这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天地一籧篨”,“籧篨”,竹简。这两句大意是说天地万物都是如此变化无穷,就像竹简一般,每一根竹子都有它的形状。这是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生病卧床期间所见所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感悟,以及对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深切思考。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内敛,充满了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