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倚层霄,长松荫幽壑。
荒径一樵归,平沙群雁落。
【注释】
峭壁倚层霄:陡峭的山峰高耸入云,直上九天。层霄,指高高的天上。长松荫幽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深谷中,遮着深深的山谷。幽壑,指深深的山涧。荒径一樵归:一条荒凉的小路,一个打柴人归来。荒径,指荒凉的道路。平沙群雁落:平坦的沙滩上,一群大雁栖息下来。平沙,指平坦的沙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诗,诗人抓住景物特点,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游赏时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写峭壁倚天、长松掩日。“峭壁”二字,既点出峰崖之峻拔,又烘托出天空之高远。“倚”,有依傍之意,突出峰崖的高耸;“层霄”,即“层霄九重”(见《列子•汤问》),指高入云霄,与前句“倚”字相呼应。“长松”二字,不仅写出松树之苍劲挺拔,更突出它们在崇山峻岭中的顽强生存力;“荫”,有遮盖之意,突出松树枝叶繁茂;“幽壑”,指山间的深沟峡谷,以“幽”字点明其深幽、静寂的特点。这两句诗,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空阔高远、幽深静谧的境界之中,使人如登高山、临深谷,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后两句写荒径小道、平沙白沙,表现了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荒径”,指偏僻的小路上,给人以僻静之感;“一樵归”,指一个打柴人回来了;“平沙”指平展的沙滩。这两句诗,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峭壁高悬,松荫幽暗;而平沙白草,一片寂静。这两句诗,不但衬托出峭壁和长松的高大险峻,而且也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和谐、优美。
从整体上看,是以景为主,以情辅之。它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