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鸣朝求雌,木坏疾无枝。
仁心秉君子,小弁怨何矶。
在昔共世子,待烹慰骊姬。
亦有鲁闵氏,朔风衣单衣。
二贤岂不怨,仁义固良知。
夐夐彼投兔,䔩䔩奔鹿斯。
道死尚或墐,况乃天性为。

这首诗的主题是“遣兴”,即作者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整首诗通过描绘各种动物的生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诗人描述了一只公鸡在早晨鸣叫,寻找配偶。然而,这只公鸡没有找到伴侣,反而被其他公鸡驱逐,最后死去。这个场景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诗人提到树木因为受到损害而无法生长出新的枝叶。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法挽回。

诗人提到了古代的两个贤人——共世子和鲁闵氏。他们的命运都不好,共世子被烹煮而死,鲁闵氏则因为寒冷而生病。这两个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残酷。

诗人描述了两只兔子和一只鹿在逃跑的场景。这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选择:有的兔子选择逃跑,而有的鹿选择战斗。这两种选择都是基于各自的本能和性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诗人以“道死尚或墐,况乃天性为”作为结语,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看法:即使是最自然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意外,更不用说那些违背本性的行为了。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难以预测。

赏析:这首遣兴诗通过描绘各种动物的生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仁义的坚持,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