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得印天尝靳,家世传灯古亦疏。
幸甚迁能紬石室,惜哉昶亦误银车。
君今自是人龙子,名复高横荐鹗书。
读饱邺侯三万轴,放高通德旧门闾。

【注释】

文章得印天尝靳:意思是说,郑编修的文章得到皇帝的赏识。

家世传灯古亦疏:意思是说,郑编修的家世世代相传,但古代却无人重视它。

幸甚迁能紬石室:意思是说,郑编修的才学高深,终于有机会进入石室(皇家藏书之地)。

惜哉昶亦误银车:意思是说,可惜郑编修也像张九龄那样,被错误的任命为宰相。

君今自是人龙子:意思是说,如今您真是人中之龙啊!

名复高横荐鹗书:意思是说,您的名声已经很高了,连朝廷都推荐您担任重要的官职。

读饱邺侯三万轴:意思是说,您已经读了很多书,就像王粲读尽了曹操收藏的书一样。

放高通德旧门闾:意思是说,您可以自由地出入高贵的门第和官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写给郑编修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四段,每段都有一句诗。每句诗的字数、格式、韵律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体,称为“五七言绝句”。这种诗歌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唐代则更加盛行。

首段第一句“文章得印天尝靳”的意思是说,郑编修的文章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这里的“得印”是指得到皇帝的赞赏和认可。而“天尝靳”则是对皇帝的赞美之词,表示皇帝对郑编修的文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欣赏。

接下来的句子“家世传灯古亦疏”则是指郑编修的家世世代相传,但古代却无人重视它。这里的“传灯”指的是传承知识、智慧的意思。而“古亦疏”则是对古代人的讽刺之词,表示他们没有发现或重视郑编修的价值。

第三段“幸甚迁能紬石室”的意思是说,郑编修的才学高深,终于有机会进入石室(皇家藏书之地)。这里的“幸甚”表示庆幸之意,表示郑编修为此感到高兴和庆幸。而“迁移”则是指晋升或调任的意思。这里的“能”“紬”都是动词,分别表示才能和才能的意思。

第四段“惜哉昶亦误银车”则是对郑编修的惋惜之情。这里的“惜哉”表示惋惜之意,表示郑编修为此感到惋惜。而“昶”则是一个人的名字,表示另一个人。这里的“亦误银车”则是对另一个人的指责之词,表示那个人也像郑编修一样被错误的任命为宰相。

最后一段“君今自是人龙子”的意思是说,如今您真是人中之龙啊!这里的“君今自是人龙子”是对郑编修的赞美之词,表示郑编修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而“自是人龙子”则是对郑编修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原因的解释,表示因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认可和赞赏,所以成为了人中之龙。

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名复高横荐鹗书”则是对郑编修的称赞之词。这里的“名复高横荐鹗书”是对郑编修的赞誉之词,表示郑编修为此感到光荣和荣幸。而“鹗书”则是指推荐贤才的文书或诏书的意思。这里的“横”表示广泛、普遍的意思。

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读饱邺侯三万轴”是李洞对郑编修读书多、学识广博的赞扬之词。这里的“邺侯”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蔡邕,他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称为“邺侯藏书”。而“三万轴”则是对郑编修读书多、学识广博的夸张之词。这里的“轴”表示卷轴,是古代的一种书写用具。

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放高通德旧门闾”则是对郑编修的祝愿与期望。这里的“放通”指的是开放、通畅的意思。而“高德”则是对郑编修为此感到欣慰和希望的意思。这里的“旧门闾”则是对郑编修为此感到欣慰和希望的原因的解释,表示因为郑编修为此感到欣慰和希望,所以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文化传统和道德风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