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以贫忧,君子独能乐。
中心贱荣利,外物甘寂寞。
富贵如春花,时去易凋落。
不如一箪瓢,可以长处约。
【注释】
人皆以:人们都以为,以:认为。贫忧:贫穷的忧愁。君子:品德高尚的人。独能:只有他才能。乐:愉快,快乐。中心:内心。贱荣利:轻视荣耀利禄。外物:外界的事物。甘寂寞:安于寂静、清闲。富贵:指财富和地位。春花:春天开放的花朵,这里比喻富贵。时去:指岁月流转,时间消逝。易凋落:轻易地凋谢、消逝。长处约: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品德高尚的人面对贫富荣辱的态度。诗的前两句是总提,后四句是具体说明。全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的高尚品格。
首二句写世人对贫富荣辱的看法与自己不同。“人皆以”三字表明这种看法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而诗人对此不以为然。
次二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高洁志趣。诗人说,一般人都把追求荣华富贵视为当务之急;而他,却能超然物外,不为所动。这正体现了他的高远胸襟和高尚情操。
第三、四句进一步发挥前两句之意。人们往往看重的是外在的荣华富贵,而诗人则鄙弃世俗的荣华,宁愿安于清静寂寞的生涯,甘于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表现出他对世俗荣华的淡漠态度。
末两句写富贵无常,不能长久。它与开头两句相照应。富贵如同春天的花朵,美丽而娇艳,但却极易凋零。与其这样,还不如像诗人一样,过着淡泊明志的生活。
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