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苍苍谁手植,万个琅玕列如戟。
翠寒绿净不可唾,一片化作潇湘碧。
堂中有人有诗癖,日坐清阴听玉击。
岩廊舜正南风琴,不作江边泪斑滴。

【注释】潇碧:潇湘,指潇水、湘水。

苍苍:苍翠茂盛的样子。

琅玕:美玉名。

翠寒绿净不可唾:形容碧玉的清冷和纯洁。

一片化作潇湘碧:一片碧玉化作了潇湘的水色。潇湘,指潇水和湘水。潇湘碧即潇湘水色。

堂中有人有诗癖:堂中有人喜欢作诗。

日坐清阴听玉击:每天坐在清凉的庭院里听着玉声。

岩廊舜正南风琴:岩廊是古代建筑的一种,用石柱支撑的廊子;舜正南风琴,指舜帝时的音乐。

江边泪斑滴:江边的泪水滴落下来,形成斑痕。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此君苍苍谁手植”说,这片苍翠的碧玉是哪位仙人的手植?诗人以“谁手植”三字发问,既表现了对碧玉来历的好奇,也显示了他对碧玉的珍爱。次句“万个琅玕列如戟”,说碧玉成千上万,排列得如同兵器一样整齐。这两句写碧玉的数量之多,气势之大。第三四句写碧玉的品格。“翠寒绿净不可唾,一片化作潇湘碧。”翠绿色,清新洁净,使人不忍唾弃,它化为潇湘的碧水,使潇湘之水更见清澈碧透。这两句赞颂了碧玉的高洁与美好。末句写自己喜爱碧玉的心情。“堂中有人有诗癖,日坐清阴听玉击。”在幽静的环境中,听那玉声清脆悦耳的撞击声,心中便生出许多诗意。尾联写自己因喜爱碧玉而终日与之为伴的情景。“岩廊舜正南风琴,不作江边泪斑滴。”在石廊中欣赏着舜帝时的乐曲,心情愉悦;但一想到江边离别之情,便不禁潸然泪下。“泪斑滴”既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也烘托出他与碧玉相伴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