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径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麻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闲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着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以下是对《桃源行》逐句的解析:

  1. 诗的首句: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 关键词:武陵、溪边、翁、笭箵、钓车、日采鱼。
  • 诗意解读:武陵溪边的老翁喜欢钓鱼,用笭箵和钓车来捕鱼,每天忙着采鱼。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渔翁勤劳的生活场景,通过具体的捕鱼工具和时间活动,展现了渔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1. 第二句: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 关键词:扁舟、家、苇、屋、神仙居、岂知。
  • 诗意解读:小船成了我的家,芦苇成了我的房子,竟然不知道世上还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以及对神仙居所的神秘感和好奇。
  1. 第三句: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 关键词:晓来、舟行路、桃花、深绝处。
  • 诗意解读:早晨醒来时,忘记了船行的路,突然来到了桃花盛开得非常茂密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通过时间的转换,展现了诗人意外到达桃花源的惊喜和惊讶。
  1. 第四句: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 关键词: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 诗意解读:远处的云层被染成了红色,仿佛快要让人迷失方向,绛色的雪花纷纷落下,无数片雪花在空中飞舞。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描述,营造了一种梦幻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
  1. 第五句:水源尽处便逢山,一径似通人往还。
  • 关键词:水源、尽处、逢山、一径、人往还。
  • 诗意解读:水流到尽头的地方就遇到了山,一条小路仿佛通向了人世间往来的道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1. 第六句: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 关键词:穿花、竟出、洞谷口、天地、人间。
  • 诗意解读:穿过花丛最终走出洞谷口,发现了另一个世界,那里就像人间一样美丽。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洞谷”和“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中美好世界的赞叹。
  1. 第七句: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麻深泼绿。
  • 关键词: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麻、深泼绿。
  • 诗意解读:青山高低起伏,层层叠叠的房屋,秀丽的原野上长满了桑树和麻,绿色的草地深深地铺展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桃花源中的和谐与宁静。
  1. 第八句: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闲鸡犬熟。
  • 关键词:春耕、牛眠、昼静、人闲、鸡犬熟。
  • 诗意解读:春天耕种结束后,小牛在牛棚里休息,白天安静无人打扰,人们悠闲地放养家禽和家畜,鸡犬都长得肥壮。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桃花源居民生活的安宁与富足,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1. 第九句: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 关键词: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 诗意解读:村里的孩子们和老人都相互认识,当陌生人出现时,大家都感到惊讶,不知此人究竟是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淳朴和友好,以及他们对外来者的警惕和好奇。
  1. 第十句: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 关键词:平生、采鱼、不到此、蓬莱、非。
  • 诗意解读:一生中从未到过这个地方,向当地人询问这里是蓬莱吗?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蓬莱仙境的好奇和向往。
  1. 第十一句: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 关键词: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 诗意解读:笑着回答说这里也是人间啊,听说蓬莱仙岛在哪里呢?
  • 赏析:这句诗通过轻松的对话,传达了诗人对现实与仙境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他对神话传说的兴趣。
  1. 第十二句: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 关键词: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 诗意解读:当初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如今已经过去好几代人了。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1. 第十三句: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 关键词: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 诗意解读:渔夫们不认识青史记载,相传离开秦始皇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历史变迁对普通人影响甚微的事实,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无知和遗忘。
  1. 第十四句: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 关键词: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 诗意解读:感叹现在已经听不到汉朝和魏朝的事情了,哪里还知道现在的晋朝太元年间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代更迭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无法参与历史进程的遗憾。
  1. 第十五句: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 关键词: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 诗意解读:当时只担心秦国统治万世,带着家人和朋友远离了这个地方。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秦国统治的恐惧和忧虑,以及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 第十六句: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 关键词: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 诗意解读:如果早知道秦国不会统治五百年,哪里会有机会在这里种花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结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渔人在桃花源的经历,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国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变迁对普通人的影响和记忆的模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