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嗟骨相未封侯,美恶穷通本不侔。
文似陈琳须草檄,赋如王粲好登楼。
时平上幕宜多暇,酒贱清欢亦易谋。
荔子丹时簪末利,可能无句寄中州。

【注释】

  1. 莫嗟:不要叹息。嗟,感叹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不要”。
  2. 骨相:指人的身体和面貌。封侯:古代一种爵位,即侯爵。
  3. 穷通:穷困与显达的意思。本不侔:本来不同。侔,相等,相当。
  4. 文似:文章好像。陈琳: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5. 草檄:起草檄文。檄文是古代一种公开发表的讨伐敌人的文告。
  6. 王粲: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登楼:登楼赋,为王粲所作,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
  7. 时平:时势太平。上幕: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多暇:闲暇时间多。暇,空闲,闲暇。
  8. 酒贱:酒价便宜。清欢:清闲快乐。亦易谋:很容易安排。
  9. 荔子:荔枝的果实。丹时:荔枝成熟的季节,农历五月。簪末利:把荔枝果肉放在发髻上插饰,以作装饰品。末利,用来形容荔枝的甜美。
  10. 可能无句寄中州:我或许没有机会把诗寄给中原(指洛阳)。中州,古地区名,指中国中部地区。
    【译文】:
    请不要为我的骨骼相貌而叹息,美丑穷通本来不一样。
    文章写得像陈琳那样好,可以起草讨伐敌人的檄文;赋作得象王粲那样好,可以写登高楼的诗篇。
    时事太平,你应有更多的闲暇;酒价便宜,清闲快乐也很容易安排。
    荔枝成熟的季节,把荔枝果肉放在发髻上插饰,作装饰品,以作装饰品。
    我或许没有机会把诗寄给中原(指洛阳)。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坎坷的感慨。全诗共四首,都是劝慰友人的,但各有侧重,风格各异。这组诗以议论入诗,寓劝诫于议论之中,语言简练自然,情真意切,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第一首,诗人首先以“莫嗟”二字点明赠别之意,接着又从人的骨相、贫富贵贱等角度加以评论,最后又提到“文似陈琳须草檄”,以及“赋如王粲好登楼”,表明自己虽无大才,但也愿效法古人,写出有声有色的文章。这两句是说,不要因为自己骨相不好、没有做官而感到遗憾,也不要因为自己的贫寒或贵富而自卑自贱。
    第二首,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时世太平而荒废政事,说国家需要人才来辅佐,你当好好利用这个时机,努力提高自己。同时劝慰友人不要因酒价低就放弃饮酒的快乐,而应当把这种快乐作为排遣忧愁的手段。此诗劝慰的内容十分丰富。
    第三首,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身体瘦弱而气馁,说虽然你身材瘦弱,但只要你努力工作,就能得到重用。最后又劝告友人不要把酒当作解忧的工具,因为酒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人更沉湎其中。此诗劝慰友人的内容更加充实。
    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没有机会把诗寄给中原而沮丧,表示自己虽然无才,但也能做出好诗来。此诗劝慰友人的内容更加丰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