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初未识相如,谁与殷勤荐子虚。
莫笑粗官便无用,粗官也解试中书。
【注释】
甲辰:天宝六年。蒙恩:受宠幸。召试:被征召面试。时年:当时年纪。君王:指唐玄宗。初未识相如:一开始没有识别出司马相如的才能。谁与殷勤:是谁殷勤地举荐他。子虚:指司马相如。谁与:谁推荐。殷勤:殷勤地举荐。解试:能参加考试。中书:唐朝秘书省,掌管起草诏令。
【译文】
天宝六年春天我受到皇上的宠幸,当时才六十岁,就受皇帝的召见并应试。
开始皇上还不了解我司马相如的才能,有谁会如此殷勤地为我举荐呢?
别嘲笑我一个低级官员也参加了应考,虽然职位低,却也能参加考试。
【赏析】
这是一首自谦的诗,诗人在天宝六年春被唐玄宗召见应试时,写了这首诗。诗人以自己年事已高、不被皇上赏识而自谦。开头两句,诗人说“君王初未识相如”,意思是说,当初皇上并不知道他的才华,因此也没有人去举荐他,可见自己平时不善于结交朋友,也难怪会落得这样的地步。第三句“谁与殷勤荐子虚”是说,有谁曾对他殷勤地举荐呢?这一句是反诘,也是自问,表明诗人自己一直处在被忽视被遗忘的状态。最后两句说“莫笑粗官便无用,粗官也解试中书”,是说自己虽然是低级官员,但是也懂得如何应试和做官,因为即使是低级官员,也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能够进入仕途,得到提拔重用。
此诗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语言平实,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