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蓬不归根,而我还故里。
有食即可安,何必土风美。
岂非俗缘故,堕此胶漆底。
艰关一月程,况复携老稚。
囊空畏途远,蓐食常夜起。
人生贵适意,奔走殊未已。
俟有三径资,吾生恐无几。
【注释】:
飘蓬:随风飘动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
还:归回。
有食即可安:有饭吃就心安。
土风美:指地方风俗美好。
俗故:世俗的习俗。
堕此胶漆底:坠入这如胶似漆的牢笼里。胶漆:比喻关系密切。
艰关:艰险的关口。
蓐食:在草席上吃饭。
三径:三条小路。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资:资助。
适意:称心如意。
三径资:指隐居生活的资财。
【赏析】:
这首诗是写自己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心情。首句“飘蓬不归根”,说自己像飘荡不定的蓬草不能回到家乡;次句“而我还故里”表明自己仍然想回家乡;后三句则是对这种心情的具体表现和解释,说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何必还要家乡的风俗呢?诗人认为,世俗习俗,都是羁绊人的东西,所以才会陷身于这种境遇之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人生应该随遇而安,不要奔波忙碌。最后一句“俟有三径资,吾生恐无几”,表示自己如果能够获得隐居生活所需的资财,那真是难得的机会了,因此自己恐怕活不长久了。
这首诗是写自己在外地漂泊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像飘荡不定的蓬草一样不能回到家乡;第三、四句写自己依然想回家乡;后三句则是对这种心情的具体表现和解释,说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何必还要家乡的风俗呢?诗人认为,世俗习俗,都是羁绊人的东西,所以才会陷身于这种境遇之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人生应该随遇而安,不要奔波忙碌。最后一句“俟有三径资,吾生恐无几”,表示自己如果能够获得隐居生活所需的资财,那真是难得的机会了,因此自己恐怕活不长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