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侯笔力天下奇,早岁豪彦相追随。
一班略见客亭稿,文采炳蔚惊群儿。
长安城中择幽栖,静退不愿时人知。
大书前荣号雾隐,意与风虎云龙期。
人皆炫耀身陆离,见草而悦忘皋比。
南山十日不下食,君子一变谁能窥。
正论不作世道微,通都大邑多狐狸。
惜君爪牙不得施,公超五里亦奚为。

【注释】

杨冠卿:名杨震,东汉时人。客亭:指杨震的住所。类稿:即《杨氏家谱》。班:这里指“文章”或“文采”。陆离:形容五彩缤纷。皋比:一种古代用鹿皮制成的车盖。五里:泛指五十里,这里是说杨公超的住处不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杨震的诗。诗人先写杨震的文采和为人,后写他隐居的生活。全诗以赞颂杨震为主调,同时通过他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

首句“题杨冠卿客亭类稿”,点明题意。杨震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大臣,曾任太仆。因受权臣诬陷,下狱自杀。这首诗就是为他写的传记。

“杨侯笔力天下奇”二句,赞美杨震的文章才学和人品。杨震少年成名,为时人所推崇。他的文章有文采,令人惊叹。他性情高洁,不愿同流合污,退而独善其身。

第三句“一班略见客亭稿”,点破诗旨。作者通过杨震的家谱,了解到杨震的为人和才华。第四句“文采炳蔚惊群儿”进一步突出了杨震的卓越才能。

接着两句“长安城中择幽栖,静退不愿时人知”描写了杨震在长安城中选择隐居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禄,也不迎合世俗之求。

“大书前荣号雾隐”一句,赞扬了杨震谦虚谨慎的态度。“大书前荣”表示他的名声很大,但他并不骄傲,而是谦逊地把自己称为“雾隐”。

“意与风虎云龙期”二句,描绘了杨震的精神风貌。他志向远大,像云龙一样矫健有力;他的品德高尚,如风虎一般威猛刚烈。

“人皆炫耀身陆离”二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面貌。人们喜欢炫耀自己,但都不如杨震那样真诚。

“南山十日不下食,君子一变谁能窥”二句,表达了杨震清正廉洁的品质。即使生活在南山,十天不吃饭也毫不介意;一旦改过自新,谁又能猜透呢?

“正论不作世道微”一句,批评了当时的世风衰微。正直的议论很少,导致社会风气越来越败坏。

“通都大邑多狐狸”二句,讽刺了一些官员的丑态。他们表面上很有权势,实际上却像狐狸一样狡猾,善于伪装自己。

最后两句“惜君爪牙不得施,公超五里亦奚为”表达了对杨震的怀念之情。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才华和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

整首诗以赞颂杨震为主调,通过对他的生平事迹的叙述和对其品德的评价,展现了一个高洁、正直、清廉的学者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