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威,原名欧阳鈇,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26,卒于公元1202
欧阳鈇,字伯威,号寓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与周必大同年生,又同应举,但屡试不第,乃笃意于诗。
宁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七。
有《脞辞集》等,均佚。
事见《周文忠集》卷七四《欧阳伯威墓志铭》、《诚斋集》卷七七《欧阳伯威脞辞集序》。
今录诗十首。
生卒年:1126-1202
伯威,原名欧阳鈇,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26,卒于公元1202
欧阳鈇,字伯威,号寓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与周必大同年生,又同应举,但屡试不第,乃笃意于诗。
宁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七。
有《脞辞集》等,均佚。
事见《周文忠集》卷七四《欧阳伯威墓志铭》、《诚斋集》卷七七《欧阳伯威脞辞集序》。
今录诗十首。
生卒年:1126-1202
风色似传花信到,夕阳微放柳梢晴。 此句出自宋代诗人欧阳鈇的古诗《句》。全诗如下: 风色似传花信到,夕阳微放柳梢晴。 注释: - 风色:指风的颜色。 - 似传(zhuàn):好像。 - 花信:花开时传递的信息,比喻消息、讯息。 - 夕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 微放:轻轻展开,形容夕阳渐渐升高。 - 柳梢:柳树的枝条尖端。 - 晴:晴朗,天气好。 赏析:
【注释】 其十五:指《爱山如爱酒》的“其十四”。 爱山如爱酒:比喻对山水的喜爱,如同喜爱美酒一般。 畏暑如畏虎:比喻害怕酷热,如同害怕老虎。 缺月四更吐:指月亮缺了四更天的时候才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南岳衡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他热爱山水、厌恶污浊官场的思想感情。 首句“爱山如爱酒”,用夸张手法来说明自己对山之爱好。山,对于诗人来说,不但是自然美景
注释与赏析: 1.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 更阑:指夜深时分,通常用来描述深夜或夜晚。阑,通“阑珊”,表示时间接近结束。 - 月华:月光,此处泛指明亮的月光。 - 风露寒欲僵:形容夜晚的寒气逼人,让人感觉身体僵硬、难以忍受。 2. 译文:在深夜里等待皎洁的月亮,寒风吹来让人感到寒冷。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中等待月亮的情景
诗句解析: 1. 青山如故情非故, 2. 芳草唤愁诗遣愁。 注释与赏析: - 青山如故情非故:这里的“青山”象征着一种恒久不变的情感或景象,它仿佛是老朋友一般,无论何时见到,都能感受到那份熟悉和亲切。然而,当这种情感或景象再次出现时,却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这种反差使得“情非故”成为必然。这里的“故”可以理解为过去、曾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
扰扰征人相顾语, 萧萧落木不胜秋。 注释: 扰扰:纷乱、不安的样子。 征人:远行的士兵或使者。 相顾:相互看着对方。 语:说话。 萧萧:风声凄厉而寒冷。 落木:落叶,秋天树木凋零的样子。 不胜:无法承受,无法支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首句“扰扰征人相顾语”描写了士兵们在秋风中相互凝望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的情绪。次句“萧萧落木不胜秋”
其译文: 心无杂念,自然清凉。 注释: 1. 句中“暑”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心”,表示“清凉”的意思。 2. “心清”是说内心没有杂念、烦恼,只有一片清明。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澄明的人生态度。在繁忙和纷扰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是非常难得的。诗人通过“心清时自暑”这一形象的表达,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清凉,提醒我们要珍惜这种心境,不被外界所干扰
释义:千里归来,人事全非;十年来,我仍侥幸存留于世。 注释:“千里”句:指从战乱中归来时,周围的景象和人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年”句:诗人在长安已生活了十年,但依然幸运地生存下来。 赏析:此诗是诗人久客异乡、归心似箭的写照。首句写自己归来后看到的一切与以前截然不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同情。第二句表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爱之情。第三句则表明诗人仍然珍惜着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诗句:故人惊会面,新恨说从头。 译文: 故友突然相逢,心中充满惊喜;而新添的愁绪却如旧恨般难以释怀。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故人重逢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慨。首句“故人惊会面”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在意外重逢中的喜悦与惊讶。接下来的“新恨说从头”,则揭示了重逢后的新烦恼和新困扰随之而来,使得原本美好的相聚变成了一种压力。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重逢的喜悦
【注释】 离:离别。遽:突然。话旧:指叙说过去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别离相思的诗。首句点题,次句写别后思君之切,结句以问句作结,情深意长。诗中多用虚字,如“何许”、“复何”,使诗句更加空灵蕴藉,余味无穷。 “语离遽何许”,意思是说:你突然地离去了,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一句中的“语”指语言,“遽”是忽然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突然离去的惊讶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 “话旧复何时”
【注释】金马:指汉武帝时,用金铸成的马。玉堂:古代帝王的内廷,此处泛指朝廷。冰瓯、雪碗:形容文辞清丽,如同冰雪一般洁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梦中回到金马玉堂,看见文采飞扬,犹如冰雪一般的诗句。诗人以梦境为背景,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宋简州阳安人,字巨济,一字济震,号前溪。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以王安石荐,为经义所检讨。 擢太学博士,罢知咸阳县。 除国子监丞,知处、虢、真、坊四州。 哲宗元符末除职方郎中。 善属文,好画林石槎竹。 卒军五十八。 有《前溪集》。 生卒年:?-
潘柽,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以父荫选武职。 后召试,为阁门舍人,授福建兵马钤辖。 柽以能诗称,与陆游、姜夔等多有交往,叶适谓永嘉四灵之徒,凡言诗者皆本德久(《瀛奎律髓》卷三)。 有《转庵集》,已佚。 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其诗一卷。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有传。 潘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连同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