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水之源出此山,地如邾鲁始跻攀。
三池浚泽高冈上,一勺为霖反掌间。
着脚不知苍汉近,无心直共白云闲。
何时结屋枕泉玉,涤尽尘根学大还。

【解析】

这是一首题西天目山水的诗。首联写苕水发源地,二、三两联描写苕水的景色和诗人的游兴及心境。尾联抒发诗人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西天的天目山,苕水的源头从这里开始攀登,三池在高冈之上,一勺之水可滋润万物,令人心旷神怡。不知苍汉近在咫尺,与白云共处,无忧无虑,何须刻意追求名利。何时才能像那神仙一样,枕着泉水睡觉,洗尽人世间一切烦恼,学成大乘佛法而归去呢?

注释:西天目:指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苕水:今称苕溪,发源于安徽宣城境内的九华山。地如邾鲁始跻攀:意谓天目山一带土地肥沃,是古代邾鲁两国的领地。邾鲁:春秋时的两个小国,分别建于今江西分宜、湖北黄梅一带。三池:指三江口上的三个湖泊。浚泽:犹“深润”,滋润。高冈:高峻的山坡。苍汉:即苍梧,古时指广东一带。云闲:形容悠闲自在。结屋:建造房屋;此处指隐居。枕泉玉:指睡在泉水旁的玉山,即指玉山寺。涤尽尘根:佛教语,谓除去一切世俗烦恼。学大还:指修习佛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