炜烨神光烛素屏,苦魂蒙度语堪听。
但知实相皆非相,自证无形入有形。
火炼赤炉超上景,水流华沼荡寒庭。
功成试问谁能似,元子真人旧典刑。
诗句释义
1 炜烨神光烛素屏: 描述一种明亮的光芒照亮了白色的屏风。这里的“炜烨”形容光芒非常明亮,而“神光”指的是神圣的光芒。”烛”表示照亮或者照射的意思。“素屏”通常指的是未染色的白色屏风。
苦魂蒙度语堪听: “苦魂”是指因痛苦或困扰的灵魂,在这里指那些在苦难中寻求解脱的灵魂。“蒙度”意味着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安慰或帮助。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通过信仰和祈祷,这些灵魂能够感受到精神上的慰藉。
但知实相皆非相: 这里“实相”指的是真实、本质的形态或现象。”非相”则表示这些真实形态并非固定不变。这句诗可能暗示着佛教中的“空”的观念,即所有的现象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自证无形入有形: 这一句涉及到佛学中的“自证涅槃”,即通过自我修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无形”指的是超越世俗的物质形式,“有形”则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这里强调了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对立统一,以及通过精神修行可以实现对物质世界超脱的态度。
火炼赤炉超上景: “火炼”可以解释为用火来净化、磨练,这里比喻通过艰苦的努力和修行来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赤炉”通常指的是红色的铁炉,这里象征着炽热的情感或斗争。”超上景”可能指的是超越或达到一种更高的境地,如佛教的涅槃境界。
水流华沼荡寒庭: 这里的“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华沼”则可能指的是美丽的池塘,或者是某种形式的聚集地或场所。“荡寒庭”可以理解为带来温暖或改变寒冷环境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清除或净化寒冷或阴暗的环境。
功成试问谁能似: 这是一句哲学性的提问,意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达到或理解这种境界或成就。这里的“功成”指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或达到了某种高深的境界。
元子真人旧典刑: 这里的“元子”和“真人”都是道教中的高级神仙,常被视为修行者的最高榜样或指导。“旧典刑”可能指的是传统的教义或方法,这里强调了传统智慧的重要性和对传统的尊重。
翻译
炜烨的神光照亮了纯白的屏风,困苦的灵魂得到了安慰并聆听着教诲。他们只认识到真实的形态并非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无相之境。经历了火的锻炼和炼狱般的考验后,他们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感受到了清凉的庭院。当一切成就之后,有人能像他们一样达到如此境界吗?元子真人的传统法则和教诲是他们学习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的修行为主题,通过对神光、苦魂、实相等概念的描述,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转变和对超脱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不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也传达了深刻的宗教情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