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经遗子略闻之,大法昭然世莫违。
初学卑卑由礼立,终身恳恳欲仁依。
芸苗自我持三勿,克己从头绝四非。
往教旧盟如可践,警其懈惰久心希。

【注释】:

礼经:指《周礼》,儒家经典之一,是关于古代礼制的论述。

遗子:留给后代的意思。

大法昭然:大的道理十分明显。

初学卑卑:开始学习时态度谦逊。

终身恳恳:终身诚恳地追求。

芸苗:指庄稼,比喻人。

三勿:指“毋意、毋必、毋固”,即不主观臆测、不固执己见、不拘泥于成说。

克己从心:克制自己的欲望和私欲,做到从内心出发。

往教旧盟:以往教导过的誓言或盟约。

警其懈惰:警告他们不要懈怠。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友人李常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苏轼在这封信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与期望,希望他能够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诗的开头两句“礼经遗子略闻之,大法昭然世莫违”,表达了他对《周礼》这部儒家经典的了解和认识。他认为,这些原则是永恒的,不会被时代所改变。

诗人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态度:“初学卑卑由礼立,终身恳恳欲仁依。”这里的意思是,他开始学习的时候非常谦卑恭敬,并且一直追求着仁爱之心。

诗人提到了自己的三个原则:“芸苗自我持三勿,克己从头绝四非。”这里的“芸苗”指的是庄稼,用它来比喻人的行为举止。他强调自己要坚持“无我”、“无欲”、“无固”的原则。

诗人再次强调了他对朋友的期望:“往教旧盟如可践,警其懈惰久心希。”意思是希望朋友能够践行过去的盟约,并且警醒自己不要懈怠。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朋友成长的期待和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