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鬟弹啄木,写出林间曲。
空闻剥啄声,虚堂耿华烛。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诗的开头两句:“小鬟弹啄木,写出林间曲。”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小丫头弹着筝,她弹奏的是出自《诗经》中《伐木》篇的旋律,这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
接着是“空闻剥啄声,虚堂耿华烛。”这句描述了诗人听到敲门声的情景。这里的“剥啄”是指敲击的声音,而“虚堂耿华烛”则表达了室内明亮的灯光映照出来的景象。
现在我们将诗句与译文对照起来,看看是否一一对应:
- 小鬟弹啄木(小丫头弹筝的意象)
- 写出林间曲(模仿《伐木》的曲子)
- 空闻剥啄声(听到敲门的声音)
- 虚堂耿华烛(室内明亮的灯光)
接下来是关键词注释:
- 小鬟:年轻的女子,此处指弹筝的女孩。
- 啄木:敲打树木的动作,这里用来形容琴声。
- 出林间曲:模仿《伐木》中的旋律。
- 剥啄:敲击的声音。
- 虚堂:空旷的屋子。
- 耿华烛:明亮如华的烛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年轻女子弹筝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女子的琴声仿佛从林间传来,给人一种深远、悠扬的感觉。而室内明亮的烛光则增添了一份温馨、祥和的气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