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一方团野色,游丝百尺上晴空。
预愁柳絮鹅毛白,即见桃花人面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题干中“逐句释义”“译文”,明确答题方向;然后浏览全诗,理解诗意,根据题干要求圈出关键信息,再结合注释进行概括总结。本题要求逐句解读诗句的含义。注意要通读全诗,正确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依据题目要求作答。

第一句,“细草”,是春天的景象,“游丝”是柳树新长出的嫩芽和细叶,“上”,是飞向,是春日里柳絮和游丝随风飘飞的样子。

第二句,“预愁”,是指预先忧虑或担心的意思,“白”,白色,“即见”,就是看见的意思。意思是说:柳絮和游丝纷纷扬扬,像白色的鹅毛一样飘洒着。

第三句,“柳絮”和“游丝”,都是春天特有的景物,而“柳絮”是春天的象征,它寄托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鹅毛”则是冬天的使者,它象征着冬日的寒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春天,柳絮和游丝纷纷扬扬,像白色的鹅毛一样飘洒着。在冬天,它们也纷纷扬扬,只是颜色是灰白色的而已。

第四句,“人面红”,指桃花,“即见”与前两句呼应,是说春天到了,桃花也开放了。

第五句,“即见”与前三句相呼应,意思是说,春天到了,桃花也开放了。

【答案】

(1)细草:小草。(2)游丝:柳条的新芽和嫩叶。(3)上晴空:飘飞。(4)柳絮鹅毛白:柳絮像鹅毛一样洁白。(5)人面红:桃花像人的面庞一样鲜红。(6)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前两句写早春景象;后两句则由柳絮、游丝联想到柳絮和游丝飘飞的情景,最后又由柳絮和游丝想到了桃花,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