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头岑卧,何曾越门限。
徐侯遣行李,邀我伊蒲馔。
天宫布金地,长者何代建。
柴门实咫尺,佛事亦俨焕。
道人呈家风,秋蔬更香饭。
玉麈对胡床,凉飙飒河汉。
晚来上方上,千里人纵观。
平生蓬蒿底,所适鱼鸟愿。
佳人赠我诗,烂若锦绣段。
圣哲期暮年,抚事一长叹。
天宫寺
【注释】①柴门:指寺院的竹篱门。②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用藤条制成。③圣哲:这里指古代的贤明君主。④烂若锦绣段:形容佳人在赠诗中的语言优美,犹如锦绣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为好友崔兴宗所建的天宫寺而作的一首题咏之作。诗人在描绘了天官寺的壮丽景象后,表达了对好友崔兴宗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首句“昨日头岑卧”写诗人昨晚在天宫寺中休息的情景。这里的“头岑”指的是山峦起伏,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诗人以“头岑卧”来形容自己昨晚在山间静卧的情景,既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次句“何曾越门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他宁愿在天宫寺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也不愿去涉足繁华的世界。这里的“越门限”是指超越世俗的限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三句“徐侯遣行李”则是诗人在天宫寺中的一次偶遇。徐侯是一位慷慨大方的朋友,他在得知王维来到天宫寺后,特地派人送来行李和美食招待他。这一情节使得天宫寺更加生动有趣,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
接下来四句则是描写了天官寺内的风景和活动。第五句“天宫布金地”描述了天宫寺内建筑豪华、装饰精美的场景。这里的“金地”指的是寺庙内的地面铺设了金色的地毯,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第六句“长者何代建”则是对天宫中历史文物的赞美。这里的“长者”指的是古代的长者,他们建造了这些美丽的建筑。诗人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才能的敬仰之情。
第七句“柴门实咫尺”则是对天宫寺内环境的描述。这里的“柴门”指的是一座简陋的小门,它位于天宫寺的入口处。诗人通过对这座小门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八句“佛事亦俨焕”则进一步描绘了天宫中的佛教活动。这里的“佛事”指的是佛教仪式或活动,而“俨焕”则是形容它们庄严而又光彩照人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天宫中浓厚的宗教氛围。
第九句“道人呈家风”则是对天宫寺内道人的赞颂。这里的“家风”指的是道人的家风或品德。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道人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喻了他自己对这种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第十句“秋蔬更香饭”则是对天宫寺内饮食的描写。这里的“秋蔬”指的是秋天收获的新鲜蔬菜,它们经过精心烹饪后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种美食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第十一句“玉麈对胡床”则是对天宫寺内陈设的描绘。这里的“玉麈”指的是一种用玉石制成的拂尘,它可以用来拂尘或打坐冥想。而“胡床”则是北方的一种简易坐具,用于供人休息和思考之用。诗人通过对这两个陈设的描绘,展现了天宫内安静、舒适的氛围。
第十二句“凉飙飒河汉”则是对天宫寺内景色的描绘。这里的“凉飙”指的是清凉的风,而“河汉”则指的是银河。诗人通过对这两个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第十三句“晚来上方上”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上方上”指的是山顶之上,即天宫寺的最高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个位置的向往和期待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朋友崔兴宗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千里人纵观”则是对天宫寺周围景色的描写。这里的“千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而“人纵观”则是形容人们纷纷从远处赶来参观天宫寺的景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天宫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认可和赞赏之情。
诗的末尾还提到了“圣哲期暮年”,这是王维在感叹自己的年龄渐长时对友人的期望。他希望友人能继续保持他的才情和智慧,成为一代明君。